

移動APP幫埃及成年人脫盲
慈善組織沃達豐基金會(Vodafone Foundation)在9月8日的國際掃盲日宣布了自己在埃及掃盲項目的成就。他們在該國推出了“知識就是力量”計劃,旨在利用移動技術幫助埃及的上千萬成年人脫盲,截至9月8日,已經有大約24萬成年埃及人從這個項目畢業,在本文發表時,這個數字可能已經達到了30萬。
沃達豐基金會在多個國家都推出了類似項目,他們一般會采取與當地機構合作的方式。在埃及,他們和“國家識字和成人教育總局”合作,利用免費的移動應用程序(APP)去鼓勵成年國民、特別是婦女提高認字水平。
“埃及當地有大約1800萬成年文盲,因此在最初的政治動蕩后,(沃達豐)基金會自問‘我們能做些什么以便最有效地利用我們的技術來幫助埃及重建國家和公民社會呢?’”沃達豐基金會主管安德魯·鄧尼特(Andrew Dunnett)在接受《連線》英國版采訪時說,“壓倒性的觀點是,如果人們不能讀和寫就很難進行全面的民主運動,因此要從這個方向入手。”
三個當地NGO—生活創造者基金會、社會服務科普特教會組織、扶輪社埃及分社都支持該項目,而且項目的推廣還依賴一個志愿者團隊,以確保農村或偏遠地區的人也能夠獲得素質教育。
該APP可以下載到智能手機,并與“知識就是力量”項目的課堂教學結合使用,經過培訓的講師結合該APP可達到更好的效果。對于女性來說,這使得她們可以足不出戶或者只在住宅周圍就能進行學習。項目的課程也盡量安排在各個社區的社區中心、學校、清真寺等地方。牛津大學、國際著名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沃達豐基金會最近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掃盲計劃推出的移動APP可能幫助到大約530萬名女性,她們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林徵道)
香港的野牛怎么辦
香港有幾個社區的人口稠密度位列世界之首,而就在距離這些社區幾英里以外的鄉間,整日游蕩著1000多頭來自廢棄農場的家牛和野牛。持續不斷的地產開發把它們趕上了公路,推入了危境。200年,大嶼山野牛協會成立,一群環保人士為保護野牛和原始田園風光投入精力,但也面對困境。
世界上很多地區眼下都面臨著如何在生態保護和經濟增長間找到平衡的難題,巴黎郊外野狼出沒,太浩湖邊熊在游蕩,在英國的哈利法克斯,人們也時常不期而遇橫穿公路的馴鹿。香港的這種情形堪稱是一個極端實例。這種情景被稱為同步城市化(Synurbanization),指非家養動物如何逐步適應人造環境。
智能手機幫助亞馬遜部落停止砍伐森林
巴西亞馬遜流域的Surui部落,一直掙扎于保持其傳統文化與砍伐原始森林的矛盾之中。谷歌地球小組開發了一個幫助部落人民既能保護森林,又能維持生存的計劃。他們為部落成員們裝備了andriod智能手機,培訓他們使用,部落人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機來測量樹木的碳補償值。經過谷歌和部落人民四年的合作,這個項目在2012年5月得到驗收。現在世界各地的公司如果希望為自身溫室氣體排放買單的,都可以通過購買碳補償值,以此幫助亞馬遜部落人民維持其生活方式。
流浪者的“回收機構”
“感知回收”(Aware Recycling)(http://www.awarerecycling.com/)是經過美國加州認可的慈善機構,通過回收利用物品籌集資金用于慈善活動。它的理念是解決貧困,創造工作崗位,促進社區的經濟,教育發展,建立健康和諧的社區,創造一種可以在全世界適用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改善每個社區的經濟,文化,貧困和環境問題。
特別之處是,他們雇傭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參與到回收工作中,并配套一系列服務幫助流浪者回歸社會。甚至有流浪者被大學錄取,實現了進入法律學校的夢想。這是多么酷呢!感知回收的救助范圍非常廣。針對由于長期失業、抑郁癥、恐懼癥、吸毒成癮等問題患心理疾病的人有專門的康復計劃,改善他們的生活,幫助就業;對于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無家可歸的青年,給予指導,通過讓他們參與實地考察提高智力,教會他們責任和自我意識。
2010年10月,“感知回收”成立了第一個回收中心,創造藝術作品和水杯,收集可重復利用的材料,進行加工制造。主要有工業用紙、塑料粉碎機、激光雕刻、3D打印機,通過這些加工制造設備創造工作崗位,賺的錢用于慈善事業。
大數據的個人醫療系統
移動醫療初創公司Wellframe在2011年成立于波士頓,專為慢性病患者提供移動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患者和醫生之間直接溝通,而且醫生隨時直接追蹤到所有患者的狀態。并且Wellframe設計的算法可以預測到患者何時需要被照看。比如一位心臟病患者安裝Wellframe app,他必須從他的臨床醫生那里拿到一個激活碼來注冊。每天Wellframe都會根據他的情況,發送一個待辦事項的清單,并依據國家制定的心臟復健標準來發送提醒事項。而且,他的醫生即使在家里也可以繼續在平臺上監測他的病情。日前,該公司獲得850萬美元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