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上開始有大把的人在吐槽:一不小心成為瘋狂的螺絲釘,被加班、被超負荷工作,這樣的苦難何時了? 于是乎,螺絲釘就被網友們調侃為——沒有發展空間的職場屌絲族。
職場螺絲釘一定那么可怕嗎?
佳士得拍賣公司的一名門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穿著制服為客人拉門。為了勝任這份工作,他花精力認識了全球最有名的人,他一輩子積累的經驗讓他叫得出任何一個名人的名字。70歲的時候他受邀參加一個重要活動,原因就是只有他可以叫得出那些名人的名字,所以主辦方覺得讓名人們最意外的就是,那一天為他們拉開門的老人就是“他”。這位門童——Gil先生說:“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對它永遠充滿熱情,它將帶你走到難以置信的遠方?!眱炠|螺絲釘的特征就是——不在乎做什么工作,在乎的是如何做好工作。有一位人事專員在一家企業做了很多年,期間遇到過很多轉工的機會,但因為認可公司的文化和氛圍,她一直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并且在自己的領域中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樂趣,在她35歲的時候被破格升職為行政經理。做一顆優質螺絲釘,往往能在自己僅有的空間里找到更大的發展余地。
精英就不是螺絲釘嗎?很多人在職場初期,因為年齡、經驗和閱歷的原因尚能認可螺絲釘的工作狀態,但隨著各方面的增長與成熟,往往認為“螺絲釘”是一種貶值,對自己對工作失去信心。其實并不是因為職務低才成為職場螺絲釘,CEO們又何嘗不是螺絲釘?如果他們不在自己的崗位上可以起到相應的作用,早晚會被拔掉。螺絲釘無關崗位高低、職業貴賤,最重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志向——優質而無可替代。
優質螺絲釘從何而來?職場是一個講究游戲規則的場所,也有職位和級別的不同,在管理者的領導下,按照一定的既定方針和目標前進是每一個職場人必須遵守的紀律。不同的崗位承擔的責任也不盡相同,有的看似千篇一律,毫無新意,但卻是企業重要的穩定棋子。做一顆優質的螺絲釘是職場的使命也是自我的要求。做優質螺絲釘,必須具備超強的責任心與忍耐心,同時還要不停地提升自己,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有可能被更多年輕有活力的螺絲釘所取代。要為自己制定一個的目標,盡早成為高品質的無可替代的螺絲釘。
吐槽不解決問題,發泄只是偶爾的解脫。擺脫瘋狂螺絲釘的命運在于享受職場螺絲釘的過程,讓成長變得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