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是電影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最大困難
博鰲觀察:DMG目前跟海外關聯較多,DMG是比較注重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
吳冰:我們的戰略一直是立足中國,定位全球。電影這一塊是全球化的市場,做全球人愛看的電影是我們的目標。DMG已經突破了國產片的概念,我們只做兩種電影,一種是英語片,一種是華語片,而面對的市場都是全球市場。即使在中國做國產片也要和其他的國產片不同,比如,我們馬上要制作一個都市喜劇愛情片,跟澳洲旅游局、電影局合作,把兩個國家的力量、資源結合在一起。現在文化領域已經變成了人跟人之間的概念,拋開政策、市場壁壘等,其實是兩個人合作,各有各的優勢,做一個東西,一起推向全球化,模式就是這樣。
博鰲觀察:合作之前怎么去定位市場?
吳冰:基于DMG對市場的理解,比如《鋼鐵俠3》是全世界的需求,即便投入再多力量,盈利也不會有問題,包括《超驗駭客》也是全球性的分賬,這對盈利都是有保障的。定位一定是找到人與人共同的東西。包括開始做劇本的時候,不管你的故事、核心元素是哪里的,你最后變出來的東西都是國際化的。還有一個更好的概念是——國際標準,比如說《變形金剛》其實是日本的創意,但是它現在已經變成全世界共同擁有的東西了,好萊塢也是全世界工業體系的標準,而不僅是美國影片。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就是把標準確定好。
博鰲觀察:由于DMG是中國公司,在與海外合作的影片中就會涉及中國元素在其中?
吳冰:這是肯定的,第一是為了中國的市場,第二DMG本來就是中國的公司,承擔了企業社會公民的責任和使命,要做世界文化產業體系里面的中國驕傲,除了盈利以外,更多的是把中國的文化一步步傳播出去,讓全世界能接受和認同它。就像《鋼鐵俠3》的王學圻案例,他在里面扮演吳醫生,超級英雄的私人中國醫生,他的絕活是用中醫和西醫的結合把鋼鐵俠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個角色在這部系列里都會演下去,這個對中國的文化宣傳是非常大的進步。這是我們的一個出發點,很多人或許不理解,覺得中國元素太少或者分量不夠。我們認為這會有一個過程,全世界對你的認知是一步步的。

博鰲觀察:進軍海外,DMG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吳冰:最大的困難是文化的差異和代溝,比如,中國人跟好萊塢合作,中國有五層代溝,需要一步步跨過去。美國人,美國電影人,美國電影行業,好萊塢行業,好萊塢里面的六大電影公司;每一層之間都代表著文化之間的代溝和差異,你要把它逾越過去,跨越國度超越時空去發展一個文化,其實非常困難。比如中國人在好萊塢談劇本并說要把劇本修改了,他們會愿意嗎?就好像中國汽車工業和德國汽車工業合作一樣,我想改你的圖紙,我說按照你的圖紙所造的車不適合中國,德國人會怎么想呢?不過,在這困難的背后,DMG還有著自身的基礎優勢來克服困難,好萊塢基因加上中國血統。
博鰲觀察:怎么看當今中國電影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吳冰:主要是看你怎么走出去,僅是資金走出去還是真正走出去,走出去后還能否回來。DMG在走出去這塊應當是相當不錯的,也有自己的成功案例,從《建國大業》、《杜拉拉升職記》開始,運用好萊塢的概念,中國的團隊,都在向好萊塢人證明中國也能做電影,也能和好萊塢合作生產重量級的大片。
好萊塢與中國未來的合作是靈感與創意的合作
博鰲觀察:可否描述一下好萊塢概念?
吳冰:好萊塢概念是一個游戲規則、一個社會、一個體系。它有自己約定俗成的東西,你必須遵守它,而且光遵守它并不行,你還要影響它,甚至去改變它。現在好萊塢與中國的合作,這種合作不光是資金的合作、共同市場的合作,更多的是未來創意的合作、靈感的合作。因為好萊塢的靈感可能不再那么源源不斷地產生,而中國則還有一大片沃土需要去開發。中國的歷史、故事、智慧,把它挖出來再去碰撞一個新的靈感火花,再通過合作打造一個共同的國際工業生產體系,有一批專家級別的技術工程師、有高標準的要求,把這個精品共同推向全世界,未來差不多是如此。現在我們與中國電影家協會正在商討共同成立國際傳播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未來是與整個全產業鏈對接的,從國家政策、政府、產業、學術界、研發人員到商業體系,這樣才能真正全面平衡地展開,這是未來我們需要去做的。
博鰲觀察:《鋼鐵俠》讓DMG提升了很高的大眾知名度。
吳冰:“鋼鐵俠”是DMG的一個品牌工程,這對DMG是一個鍛煉的機會,積累了很多經驗,徹底明白了電影生產工業體系下的重量級超級產品是怎么打造出來的。對DMG來講,我們終極的目標不是《鋼鐵俠3》、《鋼鐵俠4》或《鋼鐵俠5》,我們的終極目標一定是做自己的知識產權的東西。
博鰲觀察:你是說原創嗎?
吳冰:對,我們未來就做這個,因為比劇本還核心的東西是知識產權,甚至叫形象元素,你把它生產出來并擁有最原始的配方。像漫威的形象角色庫,他那么多的角色跟誰合作都可以。我們以前是給別人做品牌,做大眾、耐克、科比、菲利普斯、馬自達這些大的品牌,現在我們要給自己做品牌,做DMG公司的品牌和整個產品項目的品牌。

“走出去”第一步在于建立團隊
博鰲觀察:有沒有對中國想走出去的企業的建議?第一步應該做什么?
吳冰:人才,我們覺得團隊是唯一的,你有團隊,你才能真正地擁有你去跟別人合作的前提,這必須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不是人與錢的合作,也不是錢跟錢的合作。
博鰲觀察:有沒有想過向亞洲其他地區發展?
吳冰:我們現在觸角已經伸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而且馬上會推出一檔電視欄目叫《直通好萊塢》,這幾個亞洲國家市場已經開始在談合作了,如果你的創意獨特,資源獨家,東西高品質,擁有自身品牌,在市場上就會被認可。
博鰲觀察:DMG就像連接好萊塢和中國電影的橋梁?
吳冰:我們積累了很多特別有意思的經驗、看法和對電影的理解,這些東西需要一些平臺來釋放出去,包括接下來的《直通好萊塢》,選明星、選演員,通過選秀直接給他一個出口,幫他選擇方向進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