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成立于1868年的塔塔集團,主要業務涉及七個領域:通信和信息技術、工程、材料、服務、能源、消費產品以及化工產品。塔塔集團旗下擁有100多家子公司,其辦事機構遍布100多個國家,并為150多個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集團2012-2013財年總收入為967.9億美元,其中62.7%來自海外市場,在全球各地的職員數量超過54萬人,塔塔集團旗下的諸多子公司都處于全球領導地位。
塔塔有限公司(Tata Sons)是塔塔集團的控股公司,其66%的股權由慈善基金持有,進而將財富回饋社會。正因為塔塔集團獨特的股權結構和為所在社區服務的精神,140多年來,塔塔廣受尊敬,并以其恪守的良好價值觀和商業道德獲得信賴。
今年6月初,塔塔集團業務發展及公共事務總經理、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馬杜·凱南先生向《博鰲觀察》講述了塔塔集團的全球化歷程。
接納多元文化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博鰲觀察:塔塔鋼鐵、塔塔汽車和塔塔全球飲料公司在海外都有并購活動,而現在的中國企業也在積極推行“走出去”戰略,您認為塔塔有哪些海外并購的經驗值得中國企業借鑒?
馬杜·凱南:在不同市場的經驗告訴我們,接納和包容多元文化間的差異有助于企業獲得成功。
博鰲觀察:在2008年收購捷豹、路虎的時候,塔塔是否有非常清晰的戰略目標?可否詳述一下?
馬杜·凱南:拉坦·塔塔先生認為英國兩大標志性品牌——捷豹和路虎在全球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他很想將這兩大品牌納入塔塔旗下。
博鰲觀察:在收購捷豹、路虎期間,塔塔也經歷了很多挫折和阻礙,這些問題后來是如何解決的?
馬杜·凱南:在2008年收購捷豹、路虎時,我們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正值金融危機,這為籌集資金帶來了挑戰。塔塔先生很清楚捷豹、路虎擁有豐富的產品線,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捷豹、路虎的產品開發和市場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當時,我們通過內部和外部募集資金解決了這一問題。
博鰲觀察:塔塔擁有如此眾多的產業,請問其多元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馬杜·凱南:塔塔集團允許旗下各個子公司制定自己的業務發展計劃,通過戰略性規劃促使旗下各子公司具備高速健康發展所需要的能力。我們成功的秘訣就是,授予我們的每個子公司管理層發展業務的自主權。
博鰲觀察:塔塔集團決定收購一個品牌或企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馬杜·凱南:新的收購項目一定要具備有吸引力的業務發展前景,但決定因素是它們是否符合塔塔集團的價值觀。我們不會收購一個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品牌或企業。
博鰲觀察:很多人說,塔塔的成功運營在于其引入英美管理加之與印度本土模式融合,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馬杜·凱南:你是在說我們最近的幾次并購。我們給予管理層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在特定的市場環境下選擇恰當的方式運營。我們并不迷信某一種運營模式。

開拓中國市場:以中國視角了解市場需求
博鰲觀察:塔塔集團似乎加速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中國市場對于塔塔意味什么?
馬杜·凱南: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塔塔旗下的多家公司都在積極尋求機會進入中國市場或拓寬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其中一些公司已經加速了業務發展。例如,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潛力。
博鰲觀察:塔塔在中國發展的主要戰略和指導方針是什么?
馬杜·凱南:今年是中印友好交流年,中印雙方組織了一系列代表團進行友好訪問,探討兩國的經濟發展機會。同樣,塔塔集團也決定宣布今年為塔塔與中國的友好交流年。我們的榮譽董事長拉坦·塔塔先生和現任董事長Cyrus Mistry先生在今年都訪問了中國,拉坦·塔塔先生還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發表了講話,而我本人也即將開啟今年的第五次中國之行。
此外,我們還在孟買總部和集團旗下的酒店接待了多個中國高級別代表團。去年,我們很榮幸地邀請了李克強總理來到塔塔咨詢服務公司位于孟買的旗艦園區。今年,我們在訪問中國時同樣拜訪了中國高級別的政府官員。
我們相信,要在中國市場保持強有力的市場地位,就必須了解中國商業發展以及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與中國的關鍵決策者建立良好關系能夠使我們以中國的視角思考問題并了解其市場需求,從而為中國市場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和產品。

博鰲觀察:在海外發展過程中,塔塔是否遇到過現實的文化沖突與隔閡?
馬杜·凱南:沒有,我們從沒遇到過。因為,塔塔并不相信也不追求文化的同質性。相反,塔塔是文化包容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