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之魂 在于傳達理念
由錫臘和竹片為材質,以簡潔的竹節為造型,取名“知竹常樂”,這套茶具是去年楊明潔為全球錫臘制品第一品牌皇家雪蘭莪設計的,去年年底在中國北京正式亮相。在這套茶具的設計上,楊明潔大膽而富有創新地把錫臘與竹片兩種材質相互融合,用錫臘去體現竹子纖維的線條和形態,讓金屬和植物兩種完全不同材質碰撞在了一起,產生了奇妙的火花。
“在一開始選擇用什么材料來中和錫臘冰冷的質感時,我也考慮過好幾種不同木材,但最終,因為竹子在東方文化中,有著非常美好的寓意,也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承載體,所以最后選定使用竹子。”楊明潔說,竹子的運用,在后期的過程中,帶給他意想不到的驚喜。把竹子運用到茶壺的壺蓋、把手,以及底盤后,竹子防燙隔熱的性能,被發掘了出來,這使得茶具的實用性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楊明潔認為,一套好的設計品,不能是以藝術性為先行的,而應該首先考慮實用性。“所以說,藝術家和設計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身份,藝術家以滿足自我為起點,而設計師應該以滿足用戶為起點。”在他眼里,這套“知竹常樂”茶具,恰好就將兩者達到了平衡,既滿足了用戶舒適的體驗感,也滿足了審美情趣。
設計之本,在于追求極致體驗感:設計之魂,在于傳達正確理念。關于產品設計,楊明潔始終堅持4點——首先,是設計出的產品是否符合人體工學,各個細節的設計能否科學;其次,從視覺上能否創新,達到愉悅的觀感效果;再者,這款設計是否能夠很好地被生產出來;最后,也是設計師的終極追求,便是自己的設計能否傳達正確的理念,給社會帶來正面的啟迪。
永遠展示同一個主題
楊明潔曾兩次獲得德國紅點獎,其中最讓他記憶深刻的,是為絕對伏特加設計環保理念酒瓶的那一次。
在這個設計作品中,楊明潔將一個絕對伏特加的瓶形對半剖開,左右拉伸,配以半透明噴砂PP材質,內部隱約透出原味酒瓶與蘋果、梨口味酒瓶的輪廓、色彩,并且酒瓶正面的字體與外包裝字體形成折射、透疊效果,同時利用兩個瓶頸之間的空間,設計了一個可供手握的把手,解決了在購買后的攜帶問題,減少包裝袋的使用,從而提倡了環保的理念。
楊明潔在解析這款設計時,既強調了品牌的經典瓶形,又大膽地打破了傳統。多年來,絕對伏特加的產品招貼、外包裝和海報,都始終堅持經典瓶形作為其品牌原型。所以,從一開始,楊明潔就將這一經典瓶形確定為設計的源點,既保留它,又創新它。在設計初期的草案中,楊明潔和他的團隊嘗試了各種包裝形式的可能性,最終確定了材質:半透明表面噴砂處理的PP材料。這樣的方案使得這款看似奢侈品的外包裝價格降到十幾元人民幣以內。楊明潔說:“過度包裝不是人們必須的。但是它們會激發人們的消費欲望。買回來后,就不會去用了,這是一種浪費,也是我不想看到的。”
一個好的設計師,絕不僅僅只是能夠設計奢侈品,更要能設計生活必需品。就在接受采訪的前一天,楊明潔剛剛從雅安趕回。去年4·20雅安蘆山地震發生后,他受到“壹基金”邀請,為受災地區的百姓設計帳篷。此行正是特意趕往“壹基金”雅安辦事處工作人員那里去拜訪,以期能夠對話自己真正的用戶,設計出最實用的帳篷。
雖然楊明潔所設計的產品,看似包羅萬象,互相毫不沾邊,但其實所有的的設計都在展示同樣一個主題——對未來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時間是最大的奢侈品
這是楊明潔第三次來成都,雖然來的次數不多,可是每次到來,他都覺得特別舒心。“我老家在杭州,成都給我的感覺,和杭州很像。在這里,我看不到每個白領頭上滴滴答答響著的鬧鐘,我看到的是,每個人閑適的狀態。時間是最大的奢侈品,而在這里,成都人卻最好地享受了它。”
此次來成都,楊明潔還計劃專門去博物館看看,感受老成都沉淀下來的時光。他說,成都是一座能讓自己靜下來的城市,而“靜下來”這三個字,對于設計師來說,尤為重要,太快的節奏,會讓設計師無法思考,失去自我空間。“就像設計這套‘知竹常樂’茶具,我一共用了兩年的時間來思考,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叩問心靈的過程,但唯有慢下來,才能做出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