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是一個隨心所欲的調色大師,這些色彩精妙變幻的花朵,遠比我們想象的細致、豐富。曾有個喜歡逐浪的女人這樣說:“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花朵,在一雙巧手下,可以在任何地方肆意綻放。
翠綠之外的憧憬
如果植物真的能夠感知到這個世界,那我們整個人類的生活會改變的,我們跟植物的關系會徹底被改變掉。花卉對于Amy來說,不止是創作的素材,更是伙伴。她根據環境、氛圍,打造出美麗的捧花、裝飾花和盆栽,即使是寒冷的冬日,也可以重現溫暖的景象。已經在紐約生活了10年的花藝設計師Amy Merrick是一位自然愛好者,城市讓她渴望與自然形成一種連接,倘若生活在青蔥翠綠之中,她可能就不會如此熱切地投入到百花的懷抱。如今,她有自己的花藝工作室,坐落在河之岸,是格林波因特一座破舊卻充滿魅力的工廠廠房。透過窗戶,每晚都能看到曼哈頓地平線上的夕陽,陽光總是那么美好、變幻無窮,酒在裸露的磚塊上,照耀著地板到拱形的天窗,美輪美奐。在那個舊廠房里,每個角落都被花朵擠占。每天早晨六點去花卉市場,新鮮的晨露,清幽的香味,混雜著組合成一個新鮮的早晨。
Amy Merrick天賦異稟,從不自夸,亦不抬高身價,而是一本正經地跳過堆積成山的成就,淡然處之。這個現代花童,從來都是腳踏實地。她出身在華盛頓郊區,家里有個雜亂的后院。父親是家中的園藝高手,在院子里栽種了一些西紅柿和盆栽菊花,讓Amv和妹妹去市場售賣。收入被放置到“購馬基金”里,雖然這匹愿望中的馬至今還沒有買回來。高中畢業后,Amy搬到紐約的FIT學習服裝設計。畢業后,她并沒有加入職業大軍,而是選擇了跟隨樂趣,衣冠楚楚地加入了West Villge鵝卯石街道里Marc Jacobs的女店員,然而,盡管她的衣柜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瘋長,她的靈感卻逐漸削弱。
于是她選擇離開,開始在South Williamsburq旁的Moon RiverChattel做設計師助理。作為一名熱心的博客愛好者,她偶然間發現了在布魯克林的一家鮮花肥皂店。Amv如此描述:“我一直都迷戀著鮮花,卻從未真正考慮過把它作為一種職業來追求,但它確實是有趣又有創造力。”她懷著花卉設計師的愿景,開始在店里實習,并于2010年秋天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從小型的婚禮鮮花開始,她的小花店開始步入正軌。
花藝之外設計之內
如今的花藝早已由簡單的單一形式發展為空間花藝設計。它與一般的插花不同,強調的是整體空間的設計概念,融合了空間色彩學、材料學、燈光設計、配飾陳列設計等為一體,是一門綜合的藝術。空間花藝設計的核心并不在于花型獨立的個體與姿態,更多的是注重它與整體空間的協調感與搭配感。
Amy的設計強調用色和巧思,不論在細節的把控上,還是在整體效果的布置上,作品都仿佛充滿了生命力。在為一本國外生活雜志做內容時,她構思了冰激凌花朵,蛋筒上的冰激凌球被花朵取代,大麗花、紫陽花層層疊疊,毫無凜冽感,取而代之的是清新與溫和。她使用的花材非常豐富,且充滿女性獨特的視角,除了鮮花,蕨類、苔蘚、香草也都被用作花材。除了花藝,她還會別出心裁地做一些以植物為素材的設計。用紙裁剪出草木的樣子,與真實的花朵、水果拼貼,這種二維與三維的交融使得畫面非常有趣,讓人忍不住去觀察分辨其真假。
生于城郊,長于城市,讓她對空曠的野外時刻保持好奇心。去自然汲取靈感,也成為必須的事。春天是繁華盛開,熱鬧非凡。而秋天也往往給她帶來靈感。“氣肅而霜降”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漫步山野,層巒疊嶂的山林,色彩是多姿的,經歷過風霜,才能彰顯出“霜葉紅于二月花”似的心火,深沉并涵蓄的晚秋是令人沉醉的一抹。漫步灑滿落葉的小道,每一步都能發出喀吱聲,仿若能感受到從新生到繁盛,枯萎而歸根的流轉。永遠都不用殫精竭慮,因為靈感不會枯竭,大自然的力量如此強大,每個人的內心必定有它留下的痕跡。
懷揣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她在試圖用最干凈最自然的方式呈現花朵的美。她認為花藝設計師售賣的不僅是花,而是美夢和氛圍,當然要保證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花材。花卉的魅力能超越花期,實際上花和夢有很多相似之處:當我們做了一個美夢,可能它只能持續幾分鐘,我們一醒來它就煙消云散了,但是如果那個夢特別的美好,那么它留下的記憶會在那一整天甚至以后的日子里持續帶給我們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