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并不一定讀過梭羅,但是有一天瓦爾登湖式的生活會找上你。對某些人而言,大自然就像綠色的海洛因,一經吸食即永遠無法饜足。于是藝術家Manuela Sosa為自己創造了一所如田園詩一般的玻璃花房,像是神說要有光,然后就有了光。在這個爭分奪秒的年代,閑散成為保持自我的方式,最佳策略或許是“看看青草生長,沿著生命之河隨意漂浮,每一天都是星期天”。
詩意地棲居于自然
Manuela Sosa似乎命里什么都有,相愛的丈夫、可愛的女兒、成功的事業、漂亮的房子。她愛大自然,心目中最美建筑物第一名就是英國皇家植物園,是故她才會選擇定居在Vallvidrera山里.距離巴塞羅那的中心20分鐘左右。每天9點左右醒來,只需走幾步就可以到達她的花藝工作室,然后準備好咖啡和橙汁,邊喝邊檢查郵件,山林里烏叫聲傳來,宣告又是新的一天。步入那間用玻璃建造的工作室,太陽漫天射下來,整個空司溫馨宜人,復古沙發上蓋著毯子呈現出一副歡迎的姿勢,另一旁的書架上則放著圖書、陶瓷和各種彩色的線筒。她喜歡在復古集市里閑逛,買下類似像是可以收集雨水的鏡子這樣奇奇怪怪的物什,用以裝飾她的工作室及居所。Manuela表示很早之前就夢想著有這樣一所透明的房子.如今愿望實現,她為自己親手創造了這間工作室,并被西班牙Vogue激賞為全球最美花房。清新典雅的氣質令其超然于周遭廣闊連綿的景色,遺世獨立般地漂浮于世間。
Less Is Mo re為花房的設計理念寫下了恰當的注腳,周遭沒有墻,僅以玻璃圍繞,看過去通透明亮,毫無多余裝飾。大自然成為唯一的主角。身處屋內,~年四季的風景就是ManueIa Sosa的創作源泉。與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玻璃房——由密斯凡德羅建造的范士沃斯住宅不同的是,Manuela的房子堅固地坐落在地面上的,除了玻璃外還依賴綠色鋼柱支撐。此外,這座房子也不像前者一樣經歷了諸多坎坷。Manuela表示,在建造過程中只有無盡的喜悅,皆因多年來的建筑設計經歷幫助她良多。
雖然沒有過多贅飾,但整座屋子的比例卻驚人地呈現出一種田園詩般的結構之美。不遵循任何原則即是Manuela設計時的最高原則,去除繁文縟節和不必要的隱喻,最好的建筑就是根據它的機能及建筑材料,自然地呈現自我。于是,Manuela還仰賴丘陵地勢之福,在花房的外面建造了一個流線型的木質露臺,兩者有門相通,令身處花房的人不至于產生禁錮在玻璃盒中的隔閡感。總有造型師或是攝影師慕名而來,想要借用這個純粹絕美的空間作拍攝背景。而你也總是能夠在這里找到Manuela,看她與那些心愛的花和諧共處在一起,以及她那只九歲的威瑪獵犬Groc。她希望這個空間能一直存在下去,無論以何種形式,或許在將來會成為她的畫室也說不走。
大自然以你對它的方式待你
Manuela的工作室有個怪怪的名字——Gang and the Wool,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不過是把兩個曾經跟自己一起工作過的人名組合在一起而已。就像她本人會創辦這間工作室一樣,似乎一切都是誤打誤撞。事情起源于2010年,Manuela為一個朋友的婚禮準備鮮花,而這件小事成為她生命之中的轉捩點,令她最終放棄室內設計師的工作,下定決心開始自己的事業。
聽起來就像是隨處可見的文青創業故事。問Manuela,如果工作室短期之內不盈利是否會堅持下去,她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因為大自然和工作是一種無法放棄的生活方式。這得益于她的童年,父親是烏拉圭的農夫,直到現在Manuela還記得自己孩提時期,在鄉下度過的整個年頭。而對于鮮花的熱情卻是繼承母親,母親常常在花園里花費很多時間,工作日也會選擇在田野里閑逛,她除卻教會Manuela各種花的名字、如何將它們夾在書里壓平弄干,也告訴她怎么觀察植物的葉子、根莖、顏色和紋理。
“我喜歡自然,各種表情的——山巒、海洋、森林,雨,太陽,雪、動物,它們為我提供工作和私人生活的所有。我突然意識到一些微小的事讓生活變得更值得度過:環繞在身邊的都是你愛著的人們,與老友享受美酒、漫步沙灘,照管你的植物,有一個果園,讓鮮花環繞著你。”她這么說亦是這么做。因為親近自然,一切變得那么井然有序,作為一個設計師,Manuela如饑似渴地吸收著身邊發生的所有。“我將那些曾經影響過我的事物轉化為截然不同的東西。在工作室中,我運用鮮花、種子、樹枝、植物等多種自然元素來工作。‘采用不同的概念’這件事很美,令我得以有機會混合不同的類型和規則”。
與自然有深刻的共鳴與其說是一種努力,不如說是一種天賦。別人熱愛自然無非是剪剪樹枝曬曬太陽發發感慨,以求通過自然改變一下心情,但對Manuela而言,自然與人是平等的。用手勞作意味著人們能夠直接和自然提供的材料發生接觸。她享受在不同的空間里實驗各種材料究竟什么會起作用。“我喜歡思考什么花我會用到,什么顏色會匹配或對照,什么成分最后看起來會最妙。每一朵花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需要看它的孔徑,以便將它們完美地插進花瓶里。當事情被小心謹慎處理的時候,那最后一定能將它做好。成為一個藝術家意味著花費大量的工作和時間,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爭分奪秒的世界里。”但Manuela仍然是堅持以慢博快的,“自然”就是她創作風格的關鍵詞。如今,她的花藝生意運作穩定,擺弄花草之余,Manuela還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小小的蔬菜園,里頭種植胡蘿卜、番茄、甜菜根和生菜等,再度拉近了她與自然的關系。
快時代下的慢生活
“人們常常倒退著過日子:他們想要擁有更多的東西或更多的金錢,以便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情,好讓自己更快樂。其實反方向才是對的,你必須先成為真實的自我,然后做你必須做的事,以便擁有你想擁有的。”對Margaret Young這段話的真意,Manuela Sosa似乎無師自通。
花藝設計的工作趨于穩定后,她又展開服裝設計的版圖。在Manuela看來,兩者有不少共通之處,譬如都是季節性的工作,都是顏色和肌理的組合,都需要手工勞動、細致的態度,以及創造性。她認為服裝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舒適,一件好衣裳意味著人們可以同時穿著去見客戶談業務,也可以與朋友碰面喝下午茶。
對于未來,Manuela并沒有任何計劃。事實上,她對成功興趣寡淡,也不太喜歡錢。她的愛只在天地之間和眼前,做好眼前手里的事情,用心做好自己爰做的事情。她在vallvidrera山的家還在不疾不徐地建造修繕當中。“慢慢造就我的居所這個主意很動人,或許是跟我的建筑學位學習有關,我的家就像是—個浩大的項目,滿足我多樣化的需求”。
在米蘭·昆德拉的那本小說《慢》當中,他問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問題:慢的樂趣怎么失傳了呢?而Manuela似乎在借著自然,為我們適度地展示了一些永恒的東西。她幾乎讓你相信一個正常完整的人僅憑愛好和對快樂的追求就可過完幸福的一生。
ARTY:當你設計建造房子時,遵循哪些創作原則?
Manuela Sosa:并不遵循任何原則。我喜歡自發地進行創作,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就像我最初選擇花藝工作,也只是讓其順其自然地發展著,最后卻得到一個很酷的結果。ARTY:你認為是什么令Gang and the Wool與其他花店產生區別?
Manuela Sosa:Gang and the Wool并非是那種街邊的花商,我們以工作室的形式存在,這令我們有能力全職來整合一些大規模的項目,每個客戶都可以享受到我們為他獨家創作和量身定制的一切。此外我們還提供工作坊、私人宴席等其他項目。
ARTY:用來做花藝的鮮花是你親自種的嗎?
Manuela Sosa:并不是,不過我內心一直有計劃要這樣做。幸運的是,在加泰羅尼亞,許多區域都有鮮花生長,我總是從那些地方獲取花材。大規模的鮮花種植總是在荒謬地追求完美,那種完美是大自然母親根本無法達到的。事實上,我們周圍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全沒有瑕疵的。
ARTY:你的玻璃花房里放了不少書,也曾說過自己喜歡閱讀,那最喜歡的作家是誰?
Manuela Sosa:我的確熱衷閱讀,那能令我放松下來。通常我會根據時間來選擇書的類型。我愛讀文化、設計、藝術方面的書,小說、詩歌等文學類的也蠻喜歡。在中國的作家里,張彤禾很吸引我,她寫的《IF女孩》,講述女工們從農村走向城市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辛酸血淚,里面也融合了大量關于作者本人以及家庭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