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推行畢業證與職業技能證并重的“雙證書”制度已逐漸成為共識,本文就廣西民辦高職院校目前推行“雙證書”制度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的措施和對策,為廣西民辦高職院校提供借鑒。
關鍵詞:民辦 高職院校 雙證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04-01
1 存在的問題
1.1 對“雙證書”制度認識不足,缺乏了解
廣西民辦高職院校的投資創辦者和高級管理者,在辦學的過程中還是以企業管理的思維來管教學,各種管理都是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對教育教學缺少了解,制度認識不足。使得“雙證書”制度在教育教學中沒有很好的貫徹執行。
民辦高職的教師比較年輕,從教時間短,教學經驗比較相對缺乏,沒有深入領悟“雙證書”制度的相關內涵,在教學中沒有結合到具體的教學環節,對“雙證書”制度認識不足,缺乏了解。
1.2 教學投入不足,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廣西民辦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問題,教學設備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在管理上沒設置專門的職業技能考證的職能管部門,沒有為學生、教師提供咨詢、培訓、考證等服務。老師和學生對“雙證書”制度存在疑問時則無人可詢、無處可問。民辦院校的管理制度大多數來自公辦院校,但公辦的管理并不適合民辦,生搬硬套公辦的管理模式使很多制度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力,達不到理解的效果,民辦院校在管理上還是以“老板說了算”的管理模式,按制度管理、規范管理還是“紙上談兵”。在制度建設上很不完善,在推行“雙證書”制度的管理上更是無章可循。
1.3 師資薄弱,難以開展職業技能證的培訓考試
民辦高職院校師資嚴重不足,結構不合理。專業教師大多來自剛畢業不久的本科生,他們企業工作經驗少,動手能力低,缺乏生產、管理第一線的實踐經驗,難以完成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考證,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嚴重阻礙了“雙證書”制度的實施。民辦高職院校雖說有很多來自企業的“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但大部分是“徒有虛名”,他們并沒有真正的參與教學。
1.4 專業教學與職能培訓考證分離
廣西民辦高職在教學管理上把專業教學與職能考證人為的分離,專業的三年培養計劃與職業技能考證銜接甚少,專業的三年教學計劃、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專業課的教學大綱等與職業技能證的考試課程及考試大綱等沒有對接,缺乏雙證融入的教學指導思想。學生要想獲得技能證,還要額外的參加培訓和考核。部分民辦院校還把考取技能證當作創收的主要手段,加大了學生在經濟上額外負擔,背離了雙證書教育的初衷。
2 在民辦高職院校推行“雙證書”的對策
2.1 提高對“雙證書”制度的認知
高職教育主要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推行“雙證書”是教育文件的要求。民辦高職院校的創辦者和管理者應加強對“雙證書”制度的認識,切實貫徹教育部的相關文件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創辦者應聘請既懂教學又會經營的教育“專家”來掌管學校,在保證創辦者利益的同時又能很好的開展教學管理,貫徹教育部的相關教育政策,很好的推行“雙證書”制度。
教師要提高對“雙證書”的認識。正確認識“雙證書”的含義和作用,并引導其自覺的投入到“雙證書”制度實施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中去。其次是向學生宣傳國家職業技能證書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導他們有方向、有動力的去獲取相關職業技能證書,為今后就業做好準備。
2.2 加大教學投入,健全管理機構,完善制度搭建良好的宣傳平臺
民辦高職院校應加大對職業技能教育的投入,尤其增加實訓設備和實習場地,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并在校內建立職業技能鑒定站或考證培訓基地。同時,設置指導學生報考職業技能證書的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宣傳平臺,多渠道宣傳“雙證書”制度,并充分利用老師通過課堂來引導學生由被動考證向主動考證轉變;相關職能管理部門也應主動把考證工作往下宣傳到位,將工作輻射到系、年級、班級甚至宿舍;學校通過校報、院刊、廣播、內部校園網絡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使課堂、職能部門、學校三位一體,共同合力推進“雙證書”制度。
2.3 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考證相結合,實現雙證書一體化教學
目前職業技能證的教學還游離于專業培養計劃之外,在專業三年的培養計劃中應主動與職業技能證教育相銜接,將“雙證書”制度納入教學計劃和大綱,真正實現“一體化教學”。專業教學盡量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修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改革課程設置,整合教學內容,把職業技能證的教育貫穿專業的三年培養計劃中,實現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有效對接。學校在進行教學改革時既要考慮到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又要考慮專業三年培養計劃的要求,使專業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適應,從而使教學內容與實踐培訓達到獲取職業資格證的要求。
2.4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開展實踐教學的有力保障,推行“雙證書”制度必須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應出臺一些有利于“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政策和措施,想方設法把行業中的“能工巧匠”吸引到師資隊伍中來,同時鼓勵教師定期到企業中去“充電”,千方百計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另外學校還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向“雙師型”靠攏。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的骨干帶頭作用,促使更多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
3 結語
推行“雙證書”制度,深入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心導向”的辦學理念,在推行“雙證書”制度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民辦高職教育發展提供參考,堅持把職業院校教育和行業從業資格培訓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受從業資格這方面的能力培養,以便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周建良,肖文勝,解元元.對高職推行“雙證書”制度狀況的調查[J].職教論壇調查:研究版,2010(29):92-93,96.
[2]李茜,陳勇.“雙證書”制度的學生認知情況調查與分析[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6):19-21,48.
[3]徐恒山,高尚卿,白玉龍,等.實施雙證書制度的調查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
[4]周繼瑤,甄凱玉.高職教育“雙證書”互通制度研究[EB/OL].http://www.tech.net.cn/,2006-03-03.
[5]郭揚,黃芳.高職院校實施“雙證書”制度的初步分析[J].職教論壇,2006(2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