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高校專業教師提出了新要求,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專業雙師型教師人才培養方式研究就成為當務之急。“培養、選拔、引進”等方式建設教師隊伍是培養既具有教學經驗、又有企業背景的雙師型教師必經之路。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 城市軌道交通 雙師型 培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05-02
城市軌道交通正在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亟需一大批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維護保障相關的專業型工程技術人才。為了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應運而生,與“卓越計劃”相配套的教師培養方式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和提高。
“卓越計劃”的目標是培養卓越工程師,這對高校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統一要求更高,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更加需要培養具有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卓越的教師隊伍,因此,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專業雙師型教師人才培養方式研究就成為當務之急。
1 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是一個技術更新快、發展前景較好的特色專業,其培養的人才主要服務于蒸蒸日上的城市地鐵企業。目前的現狀是該專業雖然擁有一支學歷、年齡、學緣結構較好的師資隊伍,但其大部分教師主要從事理論教學研究,缺乏企業工作經歷,必要的行業背景稍顯不足。
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能否盡快培養一支既具有較高的從事教育工作的理論水平和能力(即教師素質)、又具有一定從事行業或企業工作的實踐技能(即實踐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卓越計劃”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一旦雙師型教師人才培養滯后,將會嚴重制約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卓越計劃”對應用型、創新型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已經成為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培養卓越工程師創新能力的關鍵。
因此,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應務必加大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
2 雙師型教師人才的培養
制定“卓越計劃”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案,采取高校內部培養和校企聯合培養雙管齊下的方式打造一批具有豐富現場工程經驗的卓越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2.1 高校內部培養
高校通過制定雙師型教師有利的政策,引導和鼓勵教師的自我提高,要求教師自覺地、認真地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和地鐵企業進行交流和合作,發現地鐵在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教學與生產的結合點,努力需找契機,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將生產、科研、教學一體化的研究。
在形式上,可以通過定期組織與地鐵維保運營等部門進行交流和討論,將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增加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2.2 校企聯合培養
校企聯合培養利用高校和地鐵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正確引導高校的人力優勢并發揮企業的實踐特點,高校與企業通過校外工程實踐基地建設、企業導師隊伍建設等方式進行合作和交流,讓教師和地鐵企業專業技術骨干全面參與建設,打造“卓越計劃”培養校外工程實訓平臺,提高教師工程能力素養。
企業由單純的用人單位變為聯合培養單位,高校和企業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實施教師的培養過程,通過企業的密切參與,探索校企合作培養的新機制,共同把卓越的教師培養好,同時教師通過產學研項目的實施反哺企業,實現高校與企業的雙贏局面。
3 雙師型教師人才的選拔
通過擇優錄取原則,選拔專業教師進入產學研合作企業掛職鍛煉,以及進入國內外相關行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訪問學者工作。
3.1 選拔掛職鍛煉
選拔專職教師進行深入的校企交流,讓優秀教師到企業去掛職鍛煉,加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將產業鏈與企業鏈對接,夯實產學研合作的基礎,教師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及時熟悉和掌握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提高了課堂教學和科研的應用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豐富城市車輛維保背景的、豐富教學經驗的以及豐富科研經驗的優秀教師人才。
掛職鍛煉能夠讓學校和企業聯系緊密,讓企業了解學校的培養人才的方式,有利于企業獲得量身打造的人才,通過互相交流、共同實現專業型工程應用人才的培養。
3.2 選拔國內外訪學
地鐵行業在技術上的更新換代非常頻繁,地鐵的某些關鍵技術掌握在國外,國內某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比如西南交大國家重點牽引實驗室、鐵科院等在技術上也不弱于國外,因此,有選擇的去國內和國高水平研究單位去訪問交流、學習其先進理念和設計經驗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開拓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從而大大促進教師的科研能力的提高。
此外,加強國際學生交流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對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也大有幫助。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更是要重視通過國外訪學加強教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讓具有國際性人才素質的老師指導學生,才能獲得高素質的跨文化工程師人才,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
4 雙師型教師人才的引進
雙師型教師引起方式有很多,可以采取內部引進和外部引進等多種方式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
4.1 內部引進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是新興專業,對口專業教師的人才需求是迫切的。新進入高校的博士難以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雖然可以采用高校內部培養和校企聯合進行培養,但是該方式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達到效果,短期內達不到“卓越計劃”的要求,而“卓越計劃”急需雙師型高素質教師人才指導學生進行工程教育,因此,還需要從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引起高水平學科帶頭人,正確把握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引導學科正確發展,通過言傳身教、討論會等方式,帶動并培養年輕教師盡快成為雙師型教師。
4.2 外部引進
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選聘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際工程經驗的優秀教師指導實踐教學。讓這些具有實際經驗的企業人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任務,或擔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聯合導師,或擔任實習的指導教師,并承擔培養學生、指導畢業設計等任務,讓專業教師作為這部分工程技術人才授課的助教,幫助外部引進的工程技術教師處理高校有關的規范性文件,形成互補性教學的良好局面。
讓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不僅滿足地鐵企業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專業型工程技術人才外,而且還為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教師工程應用能力的提高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5 結語
雙師型教師是培養卓越工程師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卓越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必須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努力打造一支建設結構合理、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通過高校內部培養、校企聯合培養等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實現雙師型人才的培養;通過選拔優秀教師進行掛職鍛煉、國內外訪學,挖掘企業和高校的產學研結合點,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通過人才的內部和外部引進,打造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積極探索具有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特色雙師型人才培養方式,實現對工程實踐型教師人才的培養,從而使“卓越計劃”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柴曉冬,方宇,鄭樹彬,等.城市軌道交通特色專業群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5):75-76.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師搖籃,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10(1):1-3.
[3]方宇,師蔚,柴曉冬,等.校企聯合培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卓越工程人才[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4):187-188.
[4]李培根.工程師教育培養該何以卓越[J].中國高等教育,2011(6):13-14.
[5]鄭樹彬,朱文良,方宇,等.“卓越計劃”下的城軌車輛專業工程教育課程體系創新設計[J].大學教育,20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