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式和策略,來改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認識信念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運用教學實驗的方法,探究在數學課堂上運用任務教學法,會對學生數學認識信念水平帶來怎樣的影響。
關鍵詞:教學環境 任務教學法 數學認識信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23-02
數學認識信念是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因素,學生的數學認識信念是指,學生對數學以及采用何種方法解決數學任務的認識,包含著對結果的認識和對認識過程的認識兩個部分,涵蓋在學生的數學觀中。諸多相關研究顯示,學生的數學認識信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感,動機,學習的行為參與;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數學成績如,學生認識信念水平可以有效預測學生數學成績。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認識信念對數學學習幫助極大,數學教育領域,關注兩大影響學生認識信念形成的主要因素,即學生所處的社會文化傳統和教學環境,兩者中對數學認識信念影響最深遠的,莫過于教師和學生共處的教學環境。
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時間相對較短,正處于數學觀形成階段,而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如教學知識內容較為抽象,難度較大;教學思想上重理論輕實踐,重機械記憶輕理解記憶,教學方式以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的學為主,課堂氛圍嚴肅、死板,缺乏主動建構氛圍,導致學生形成了如,數學是一種規定,缺乏實在意義,數學就是計算出來的,天才才能學好數學,生活中用不到課堂所學的數學等等一系列不良數學認識信念,阻礙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數學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要在課堂環境中進行和完成的,通過改進教學方式和策略來改善數學課堂環境,促進學生數學認識信念的良好轉變是可能的,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一些教學實驗也驗證了這一點。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由語言交際法發展而來的任務教學法,已經在數學教學中逐漸應用開來。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中心目標整合教材,設置情境和一系列任務,引導和激發學生采用多元策略完成任務。為學生創建一個相互交流和獨立思考相結合的,有一定開放性的主動學習建構的課堂環境。對數學課堂采用任務教學法,能否促進學生數學認識信念的有效轉變,進行實證研究對數學教學方法的改善大有裨益。
1 研究對象
選取作者生源地的一所普通中學三圣中學,2012級初二下學期的兩個普通班,作為研究對象,作者所實習的班級作為實驗組,記為1組,另一個班級作為對照組,記為2組。實驗前,該學校普通班的學生,是按照數學基礎好差隨機的打亂,進行重新分班,各個班學生的數學水平相仿,都使用人教版2004審核八年級教材,分班以后學校給各普通班配備的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相當,兩個班級學生人數相當分別為50和49人,實驗從期中考試到學期結束為止。
2 研究方法
2.1 教育實驗法
普通組保持原有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任務教學法,在遵照學校的教學計劃前提下,除習題課和復習課外,盡量多的采用任務教學法,將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改變成以任務教學法為主,傳統的教學法為輔的教學方式,后統計任務教學法所消耗的課時達到總課時的70%左右。教師根據教材多個章節的主題,來確定任務教學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一系列任務。
2.2 問卷調查法
采用我國學者唐劍嵐設計開發的信念問卷量表,運用封閉性問卷調查法,測試學生實驗前后的認識信念水平。為達到更加精確的結果,我們將每個班級的男女生都分開來討論,以學生的數學認識信念水平為標準,進行前后對照檢測和評議。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驗前為確認兩個組學生之間的數學認識信念水平是無差異的,實驗前進行一次認識信念水平檢測,對兩個組進行Mann—WhitneyU法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得兩個P值均大于0.05,所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男女生,信念水平沒有明顯差異,兩個組的男女生認識信念水平都基本相當,符合教學實驗的要求。
3 實驗結果
3.1 實驗后測試結果
運用Mann—WhitneyU法將兩個組的男女生分別進行對照分析,結果如表2。
從表2得男生組的P<0.05,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男生之間的信念水平有了明顯的差異,實驗組的男生信念水平比對照組的男生信念水平要高,而女生的P>0.05,兩組女生的信念水平沒有明顯差異。
3.2 組別內的男生數據對照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男生之間有了顯著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是實驗組信念水平提高了,還是對照組的信念水平下降了呢?為了得到更精確的結果,我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男生,分別進行實驗前后的,成對T檢驗,做對比分析,結果如表3和表4。
從表3中得P>0.05,實驗前后,對照組的男生認識信念水平沒有明顯差異。但從平均數來看,相對于實驗前的水平,實驗期以后的認識信念水平還有了小幅的下降。
從表4中得P>0.05,實驗前后,雖然實驗組的男生認識信念水平差異不顯著,但平均數來看,相比較實驗前的水平,實驗后的信念水平有小幅度提高。
3.3 結果分析及結論
從數據結果來看:(1)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實驗前兩組的男女生數學認識信念水平,基本相同沒有什么差異,這符合實驗要求。(2)實驗后兩個組的男生數學認識信念水平,有顯著差異,實驗組男生的認識信念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后兩個組的女生認識信念水平沒有明顯差異,維持了原有的狀態。這種現象的出現和女生的原有的學習狀況有直接的關系,女生的成績普遍較好,對自己現有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比較滿意,且性格內向不太愿意和同學交流討論,對于“任務”的執行力度不夠。而男生學習狀況往往不及女生,在面臨升學壓力彷徨苦惱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了好的方法,他們的執行力度要遠遠勝過女生。(3)分別對兩個組的男生,進行實驗前后組內信念水平高低對比,發現對照組男生,實驗前后信念水平不但沒有維持原有的水平,反而有小幅降低。實驗組的男生,實驗前后雖然信念水平提升的幅度較小,但沒有出現回落,是在維持了原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提高。兩個組中,對照組信念水平降低,實驗組信念水平提高,從而產生了明顯的差異。隨著學生數學課程難度較大,并且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學生會出現一系列消極狀態,如,自我效能感降低,學習熱情減少,是導致對照組男生數學信念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任務教學法比傳統的教學法,更能有效地阻滯數學認識信念水平的回落,并且能夠在原有的水平上,促進學生認識信念的改善和發展。相對于女生來說,在男生個體上產生的積極效果更加明顯。
誠然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都總會有其自身的一些不足之處,任務教學法也雖然不夠完美,但其在數學認識信念上的良性表現,給我們的數學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選擇。在教學中,通過對任務教學法不斷地嘗試和改進,逐漸使其變得越來越實用,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改善教學現狀。
參考文獻
[1]Muis K R.Personal Epistemology and Mathematics: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3):317-380.
[2]唐劍嵐.學生認識信念的研究述評[J].數學教育學報,2007,16(1):31-33.
[3]Schoenfeld A H.Learning to Think Mathematically:ProblemSolving,Metacognition and Sense Making in Mathematics [C]//In:Grouws D A.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New York: Macmillan,1992:40-45.
[4]Francisco J M.Students’Reflections on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Lessons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Ideas and Reasoning[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2005,24(1):51-71.
[5]王欣.任務驅動學習及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
[6]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