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高效、優質”課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迎接新課改,不僅要會做題,出題,更要在做題,出題時有研究題目的意識,養成對題目進行研究的良好習慣。不要為了出題而出題,也不要為了解題而解題,要通過研究題目的形式、過程達到既出題又解題;既研究又創新;以變應變,以少勝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關鍵詞:研究題目 習慣 創新 提高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25-01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高效、優質”課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迎接新課改,不僅要會做題,出題,更要在做題,出題時有研究題目的意識,養成對題目進行研究的良好習慣。不要為了出題而出題,也不要為了解題而解題,要通過研究題目的形式、過程達到既出題又解題;既研究又創新;以變應變,以少勝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本人結合自己的體會從六個方面談談對研究題目的看法。
1 研究題目的題設—— 一問多設
研究題目的題設主要是研究題目條件的替換、條件的增減、條件的改變對結論的影響,從而創造出一些似曾相識的新題目。一般表現為一問多設。研究題設,能較快的提高學生判斷題目、分析題目、欣賞題目的水平,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審題能力、審美能力,形成用好條件,用足條件的良好解題習慣。
2 研究題目的結論—— 一題多問
結論的“副產品”,結論的加強,題目的發揮等都是研究結論要解決的問題。通常說的“一題多問”就是對結論的一種探索研究。這為構造并列型、遞進型多問題提供了一種模式。如果逐步增加一些條件,還能構造出一些混合型的高難度多問題、綜合題。對它們進行研究,可以輕松解除學生對試卷壓軸題、高難度綜合題的恐懼心理,準確識破高難度多問題、綜合題“難”的真面目,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3 研究題目的解法—— 一題多解
確定的題目,往往不止一種解法,對其解題途徑、思想方法等的研究、多種方法的比較、篩選等就是一題多解。研究題目的解法,可使學生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已學知識,多角度、多側面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提高解題速度,確保解題質量,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全面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4 研究解法的程序—— 一法多變
相同的題目,運用同一種方法,因為解答程序設計不同,順序不同,其運算量、解答速度等不盡相同。對解答步驟的優化設計,解答結果的反饋等其實就是一法多變。研究一法多變,能使學生思路合理化,格式規范化,步驟條理化,書寫科學化。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文字交流能力。
5 研究題目的變化—— 一題多變
研究題目的變化是從總體上研究題目的發揮、變化、創新。研究題目的背景、情境、發揮、發展;題目的特殊化、一般化;題目的變異、再創造;題目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與其他科學知識綜合等。這是“生產”新題目、新題型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解決開放題型、創新題型、實際應用題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中要“基地”。
6 研究題目的用途—— 一法多用
將解題的方法一般化,上升為解決一部分題目或一類題目的通法、通則,或將解題方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側面特殊化,對解法適用的條件、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研究,將其概括為一法多用。對一法多用的研究為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高效率的學習,為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供了一種途徑。
在研究題目的實際過程中,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也可以從其它的方面進行研究,本文只不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下面以一道數學例題說明:
例題:已知圓C:(4,點D(2,0),求過點D且與圓C外切的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
一問多設:例題條件中,點D在圓C外,將點D坐標改為(0,0)或(-1,0),則點D在圓C上或點D在圓C內,可得到兩道很好的練習題,此時動圓圓心M的軌跡有質的變化。
一題多問:將例題結論部分(也可作條件處理)外切改為內切或相切或相離(兩圓最短距離為1)等,可得到不同的變式。
一題多解:本例題可用定義法、直接法等求解(解法略),經過比較可發現定義法較好。
一法多變:本例在用定義法求解時可先求出雙曲線方程,再排除掉雙曲線的左支;也可先指出M的軌跡是雙曲線的右支,然后再求出其方程。用直接法求解時同樣可做類似研究。
一題多變:
題1:已知直線l:x=-2,點D(a,b),求過點D且與直線l相切的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
①a=2,b=0
②a=-2,b=0
題2:求與已知直線a,b都相切的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
①直線a:x=-2,直線b:x=2
②直線a:y=x,直線b:x=2
題3:已知圓C,直線l,求與直線l相切且與圓C*的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
①圓C:(4,直線l:x=2,*為外切
②圓C:(4,直線l:x=2,*為內切
③圓C:(4,直線l:x=2,*為相切
④圓C:4,直線l:x=2,*為相切
⑤圓C:4,直線l:x=1,*為內切
⑥圓C:4,直線l:x=2,*為相交,公共弦長為1
題4:求與已知圓C*且與已知圓D#的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
①圓C:(1;圓D:(1;*外切,#內切。
②圓C:(1;圓D:(4;*內切,#外切。
③圓C:(1;圓D:(4;*相切,#相切。
④圓C:(1;圓D:(9;*內切,#內切。
⑤圓C:(1;圓D:(9;*外切,#內切。
⑥圓C:(1;圓D:(9;*相切,#相切。
⑦圓C:1;圓D:(16;*外切,#內切。
一法多用:本例所用方法均可用于解決以上各題。
可以相信:只要師生長期堅持研究題目,養成研究題目、研究問題的習慣,就一定能大大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實施素質教育,為民族培養出跨世紀的創新精英。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數學2)[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教師教學用書(數學2)[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說明[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