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目前全國各高職院校對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與研究,現根據我系開設《公差配合技術》與《金工實習》專業課程在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將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的交點知識進行整合,實行“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理論與實踐教學 交點知識 一體化 干中學 學中做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34-01
在全國各高職院校開展以“做中學、學中做、學做合一”為主導的新一輪教學改革中,以“做”為核心,把“教”與“學”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從而達到了“教學做合一”的新型教學模式。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既注重學生探索的成果,又重視科學探索的過程。本文參考我系開設《公差配合技術》與《金工實習》的專業課程,提出立足于機械制造類專業實行專業課程“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1 分析單一課程知識點
《公差配合技術》課程是機械類專業技術基礎課,它是將公差配合和計量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互換性角度出發,圍繞誤差與公差這兩個概念來研究如何解決使用要求與制造要求的矛盾,是合理確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適當的技術測量手段,其理論知識是產品進行檢測的重要支撐。授課的主要知識點有:零件形狀和位置公差、圓錐和角度公差、齒輪與螺紋公差、軸類零件與孔類零件及配合件公差的表示方法與公差的計算方式。在理論中講授零件三視圖公差帶及公差標注的方法、公差的計算公式等等,以傳統的授課方式講授技術性較強的課程,顯然需要改進教學模式。
《金工實習》又叫金屬加工工藝實習,是一門專業實踐基礎課,是機械類各專業學生學習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等課程必不可少的專業實訓課程,是非機類有關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很大的意義。我系專業實訓課程現主要開設《鉗工技術實訓》和《普通車床加工實訓》二大項目。《鉗工技術實訓》項目中,主要由單一零件或裝配件組成,學生則根據零件的三視圖的技術要求進行加工與裝配;《普通車床加工實訓》項目中,主要是針對軸類零件或裝配件的加工,且學生都是根據零件三視圖的技術要求完成加工項目。在三視圖的技術要求中,應用到《公差配合技術》課程中的知識點。因此,她們之間都存在知識的交點,我們可以將其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理論與實訓的一體化模式。
在調查單一課程學習效果發現,在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難與現場環境相聯系,自然很難將理論知識與技能實訓聯系起來,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不強。
2 整合交點知識,提出教學模式改革方案
實施知識整合過程,關鍵在于將教材內容與實訓內容的交點知識進行整合,整合的依據是根據學院現有的實習設備、教學資源及師資。實現在實訓過程教學中更好地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授課,同時,將整合后的交點知識結合實訓項目內容編寫一體化教材,將原來枯燥、單一的理論知識轉變為靈活的實訓技能課程,以加強、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
實行一體化教學,學生在實訓課程中學習有關《公差配合技術》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更加直觀、快速、容易的理解專業知識,更好的將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若發現零件加工后的配合件難以配合。此時,我們可以應用專業理論知識對其進行論證,運用《公差配合技術》中的相關專業知識進行解決問題,以達到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實現“干中學、學中做”的目的。
實行一體化教學,應加強與專業相關的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合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學生長期安排進行頂崗學習或根據企業、科研單位的生產模式在學院建立現代化的“模擬車間”,實現學生在“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中的夢想。
3 “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項目、情景、角色扮演或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一體化教學模式立足于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構建“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同時,對每期實訓的模式都應進行創新,除常用任務驅動法外,還可嘗試應用“專業論文”的形式進行授課。達到“在實訓中學習理論,在理論學習中提高實訓水平”。
構建“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同時,對我們的專業教師則要求更高。要求專業教師不僅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有較強的實操技能水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專業教師最好能在企業一線進行實習。同時還應完善我院“雙師結構”,加強行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聘請行業企業的專家和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士參與專業課程,特別是實踐技能型課程的教學。
4 結語
實施“干中學、學中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既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改革,更是一種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同時也促進專業課程的改革與發展,達到“以訓導學、以訓促教、以訓促賽、以訓促改”的目的。“干中學、學中做”教學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永恒話題,在新的教學模式環境下我們才剛剛起步,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不斷探索與總結,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努力和參與下,我們定會交出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張皓陽.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M].機械工業出版社.
[2]何淑梅,彭育強.金工實習指導書[M].國防工業出版社.
[3]王麗菊.基于“做中學,學中做”高職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