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實習基地建設關系到學生經過大學的專業基礎理論教育之后專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因此,大學教育應把實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是專業實習的質量有力保證。
關鍵詞:高校 實習基地 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48-01
1 高校構建實訓實習基地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大學專業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重視,然而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對畢業生成功就業等方面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在建設和運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高校沒有把實習基地建設放在應有的位置上
由于歷史原因,高校和用人單位只是把實習基地看做完成學習任務的途徑,而忽視了實習基地作為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反饋教學成果等方面的作用。造成高校對實訓實習基地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不足。
1.2 缺乏穩定的互利互惠機制,用人單位積極性不高
企業在提供實習崗位的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培訓、技術指導、提供勞動保障等方面的條件。這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很難持久。此外,企業的擔心還來自于實習生的存在加大了工作管理難度、可能泄露商業機密,導致大多數用人單位對實習基地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1.3 高校發展實習基地的能力有限,對現有的實習基地缺乏過程管理
實習基地的建設往往要依靠領導、老師的私人關系。由于缺乏完善的實習基地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導致學校與實習基地簽訂的協議沒能全面實施,已建成的實習基地流于形式、甚至荒廢。
1.4 實習實訓基地作用被單一化
學校將畢業生實習基地僅僅作為培養畢業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途徑,實習基地在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反饋教學與人才培養、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1.5 學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學生存在自身發展目標不明確、眼高手低、不能吃苦等問題,在實習過程中不服從企業管理、打退堂鼓,這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學校開辟新的實習基地存在困難。
2 本校商學院構建實訓實習基地的現狀分析
為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我校商學院建立起了以“專業認知-案例教學-頂崗實習”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的開展,需要仿真的實踐環境做支持。為了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商學院建設并不斷完善實驗室資源——如用友實驗室、SAP實驗室、沙盤模擬實驗室等。同時,商學院還與沃爾瑪、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中儲華通商貿有限公司等11家業內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訓基地教育平臺。這些企業,平均每年能夠接收商學院實習學生400余人次,并為商學院的畢業生提供數十個就業崗位。
3 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方案的頂層設計
3.1 圍繞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專業實習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
為了能夠督促和激勵學生開展專業實習,需要將專業實習納入學分制管理。由專門部門,結合學校學科特點和教學實踐,負責制定全校專業實習的管理辦法、審核學院制定的實習計劃、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學院開展專業實習工作,并對學院專業實習工作組織檢查、評估和表彰,推動各級實習基地的建設。
3.2 各教學部門組織實施本科專業實習工作
各教學部門負責專業實習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并指派專人負責,全面安排、協調本學院學生的專業實習工作。包括制定實習計劃、確定實習指導教師、建設院級實習基地、監督實習運行、解決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考核實習成績、總結實習工作等。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給予配套政策
指導教師的地位非常重要,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專業實習工作和實習基地建設質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指導專業實習的工作量巨大,教師指導實習的教學工作量考核和激勵措施應有相關的配套政策。
4 構建具有商學院特色的實訓實習基地的具體措施
4.1 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的指導原則
專業實習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而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是開展專業實習的重要保證。實習實訓基地應具備滿足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專業實習所必需的條件。更重要的是,需要專業基本對口,能滿足專業實習任務的要求,有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和較豐富的教學實踐管理經驗的兼職指導教師。
4.2 實習基地建設模式
實習基地建設的模式有“校辦企業”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學校與地方政府合作”模式。根據商學院的實際情況,選擇“校企合作”模式更加理想。
所謂校企合作就是指學校和企業聯合展開教學,這其中就包括: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制訂、培養方式設置、實習實訓安排以及科技轉化等。在眾多的學校中,采用校外實習基地是最為常見的,好處就在于跟企業合作具有跟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具有操作簡單、投資小、適應強等特點。
校企合作必須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相互服務的原則進行,一味希望企業無償提供實訓條件的做法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是不可持續的,特別是在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更是如此。每個專業應該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在享受企業提供的良好實訓條件的同時,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點,積極為企業服務,達到雙贏的效果。作為文科專業可以通過企業家影響、優勢互補、股份合作、以及合作辦學等途徑實現校企合作。
4.3 實習基地建設的對策
以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為指導,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
4.3.1 重視與實習基地的聯系
實習基地的選擇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建立后需要盡可能鞏固、發展雙方的合作關系。因此,學院應該與校外實習基地建立一定的聯系機制,與實習基地經常性的加強聯系,鞏固雙方合作基礎。
4.3.2 積極開展項目合作
學院可以與實習基地單位進行密切的雙向合作,利用學院所擁有的科研、師資、智力優勢為實習單位提供相應服務。同時,建立可操作性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到校外實習基地所在企業主動尋找合作項目,為校外實習基地培訓干部和業務骨干,使合作單位感到雙方的合作是真正的“雙贏”。
4.3.3 靈活安排學生實習時間
在校方與企業實習關系穩定的前提下,可讓學生分撥、分批的進入企業實習,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讓企業能夠合理的安排工作時間與工作安排,又可以讓不同期間進入企業學習的學生達到交流的目的。
總而言之,只有學校充分的利用校外資源,建立起實習基地,讓學生具備多種能力,如,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才能真正培養出高質量、符合社會需求的學生,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洪燕云,謝忠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5):31-36.
[2]姚麗梅,王玉生.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