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什么是拋錨式教學模式、拋錨式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中運用的必要性以及運用拋錨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三個方面,探析了拋錨式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中的運用。
關鍵詞:拋錨式教學模式 軍事理論課 普通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090-01
深入研究《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不斷改進和創新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可以在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運用拋錨式教學模式,創建以大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型、探究型”的教學環境,對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組織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其作用不可低估。
1 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基本含義
拋錨式教學模式由溫特比爾特認知與技術小組在約翰·布朗斯福特的領導下開發,來源于建構主義,認為最透徹的理解知識是讓學生到現實的、真實的環境中去感知、去體驗、去回味,而不是僅僅聆聽教師(例如軍事教師)關于所學知識的講授。拋錨式教學就是拋出真實事例或真實問題這個“錨”,教師創設情境,教學內容就會固定,教學進程也有可控性,學生可以在真實情景下擁有自主學習的權利或與他人共同交流,也可以師生互動,達到獲取知識的終極目標。
2 拋錨式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中運用的必要性
2.1 大學生尚武文化素質形成需要拋錨式教學模式
采用拋錨式教學模式引經據典,讓大學生參與到情景的設計、問題的確定中來,可以幫助大學生對軍事理論課有深刻的整體的認識。軍事理論課培養大學生尚武精神,尚武精神主導下的人生信條是心系國事、胸懷天下、不怕犧牲,對自我行為的嚴格自律,對同胞的友愛團結,從而萬眾一心,報國圖強。大學生是靠自己在所處的文化環境中積極主動地思維和體驗學到東西,而并非被迫地聽講學到東西。是通過拋錨式學習環境的營造,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的方式實現軍事理論課程教育目的并影響教育。在軍事理論教學中,軍事教員要在潛移默化中讓學員自動自發、積極主動地學習和認同尚武精神,進而主動學習軍事理論課程。
2.2 軍事理論課理論性較強促生拋錨式教學模式
大學生軍事知識較薄弱,對軍事理論學習、研究、創新的支撐作用不夠。軍事理論素質的形成具有漸進性和隱含性,一般需要經過潛移默化,長期積累,并且需要在軍事實踐中完成軍事認知能力的升華。而軍事理論課學時數少、軍事實踐少、教學內容廣、理論性較強,教學枯燥,效果相對較差,大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軍事理論素質,生成強大的國防后備力量。拋錨式教學具有靈活的啟發性和鮮明的針對性。可以使大學生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安全形勢面臨的新形態、新特點,有助于解決上述軍事理論課教學中的現實矛盾。
3 拋錨式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完善課前準備,樹立“錨”的典型性
設計的“錨”不夠經典,問題就會分析得不深入,啟發效果也不明顯。以“錨”為核心進行教學設計,“錨”就是真實的蘊含著學習任務的問題。往往因為“錨”不夠典型,或者不能全面反映軍事理論課的主題內容而導致的“過度概括”,致使產生錯誤理論或者使原本系統的軍事理論支離破碎。因此所設計的“錨”必須能全面、準確地概括主題內容,必須是問題的核心。精心選擇具有顯著代表性,并且極富啟迪價值的典型“錨”,對其作深刻的解剖、細致的研磨,從設計的典型“錨”這一問題出發,引導大學生思考,通過正反案例,創造意境,把大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這對于軍事教師做好課前準備顯得尤為重要。
3.2 設計階段目標,調整“錨”的難易度
對于一個突兀的問題,學生會很茫然。如果問題生僻、艱澀難懂或者題目大而廣,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分階段設置幾個目標,即每個階段設計一個“錨”。引導大學生逐步進入角色,興趣自然提高了。避免大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這個“錨”,沒有形成深入探索和思考的習慣,在教學中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一帶而過。必須為大學生提供搭建問題的平臺、讓他們自己追逐問題、形成問題的答案。使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軍事理論課的精髓,體驗學習情景并參與集體互動中來。
3.3 多角度分析問題,形成“錨”的開放性
開放性問題是指答案不惟一或者說沒有固定答案、標準答案的問題。這就給大學生提供了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機會,在激烈地辯論和集體討論正確答案時,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知識的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創設開放性問題情景時,要關注大學生個體差異,讓基礎、天賦不同的每個大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3.4 緊盯軍事前沿,形成“錨”的新穎性
當今世界,軍事熱點不斷涌現,關注軍事“熱點”事件,可以較好地幫助大學生理解軍事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發起學習《軍事理論》的強烈興趣與欲望。以指定教科書為主,以參考書為輔,同時配合當今軍事熱點,例如“釣魚島”等周邊海洋安全形勢呈現出高度復雜性,在東北亞日俄北方四島,日韓竹島,中日釣魚島之爭,朝核危機,朝韓關系緊張,中韓蘇巖礁、中朝都有島嶼紛爭。縱觀我國地緣大勢,威脅我國安全的熱點、難點、焦點可以說多數在東北亞。因此,鞏固和保證東北亞沿海地區的安全,成為我國國家安全的重大課題。這些敏感和熱點問題,鼓勵大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雜志和觀看軍事訪談和軍事新聞,加大“熱點”信息量,增加大學生課堂參與討論和辯論的機會。
3.5 使用情感激勵,增強“錨”的吸引力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創設富有情感的學習背景,能夠激發大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習的成效。軍事教師在軍事理論課教學中可以用豐富的表情、激勵的語言、肯定的評價、恰當的圖片、錄像等一些因素來描述“錨”,使“錨”更具有吸引力,牽引大學生的思維,激發其愛國熱情,增強民族榮譽感。從而使每名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所以,軍事教師必須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拋錨式教學方法,設計出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達到“以正合,以奇勝”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一鳴.拋錨式教學模式在《軍事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35-137.
[2]徐斌艷.改變軍事教師認知與教學行為模式的咨詢式指導—— 來自德國的一種教師教育方案[J].教育發展研究,2005(7):42-45.
[3]杰里·蓋爾,著.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高文,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