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據(jù)中職教育改革意見,結合目前學生狀況,闡述了如何在中職電工專業(yè)課中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特色。通過指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被動學習變?yōu)閷嵱眉寄艿闹鲃犹骄浚瑯淞⑵鹬鲃訉W習的信心。以就業(yè)為導向,以人為本、采用分層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做中學、做中教” 以人為本 就業(yè)為導向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43-01
近年來中職學校招的學生初中階段基礎課成績越來越差,數(shù)學不及格是正常現(xiàn)象,初中物理課大多數(shù)人沒認真聽過,有的學生甚至沒有小學四年級水平。他們或因為父母望子成龍的原因進入學校,或為了找玩伴而入校門,真正想學習的寥寥無幾, 他們是以失敗者的心態(tài)進入職業(yè)學校的,多多少少存在著心態(tài)上的自卑和自暴自棄,在學習基礎、行為習慣、學習動力上都存在著欠缺。抱著消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新課程、新內容的學習,且思想上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來學校就是玩的。上課不好好聽課,跟不上進度的大有人在,如此學習中的問題就越積越多,成功的體驗就越來越少,導致學習興趣越來越弱。而《電工技術》課除了要求學生有較好的物理成績,同時還要求有較高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若寄希望通過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主動地去思考,較系統(tǒng)地學習掌握一門專業(yè)理論課程是已經(jīng)越來越困難了。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電工技術》的興趣呢?通過近年來的教學實踐,有如下建議。
1 教學要以人為本
在以往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剛入學時對電工專業(yè)還是很感興趣的,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由于中職電工教材難度相對較大,抽象的理論知識較多,針對于文化基礎較差、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中職新生而言,他們無法順利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內容,逐漸喪失學習興趣,也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1)選淺顯易懂適合學生的教材。
課堂教學要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所謂“聽得懂”是指學生在付出一定努力的情況下,教學的知識、技能與方法是可以理解與掌握的。更確切地說,“聽得懂”指的就是“學得會”,在學生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目標能夠達成。今年我們選了理論性相對弱,實踐性強的課本。學生學得會聽得懂,使他們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大多數(shù)學生上課都愿意學習了。
(2)上好第一節(jié)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教師與學生的第一次接觸應重視電工課的入門教學,在課程的緒論部分,利用動畫、多媒體,結合生活,生動形象展現(xiàn)電工課廣泛、有趣應用。給學生驚喜、好奇、實際之感,讓學生感覺不但工作要用生活也離不開,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3)吃透教材,降低“起點”,自信心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素質,適當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感到“跳一跳可以摘下桃子”,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4)加強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
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各個初中的“差等生”,他們起點低、差異大,邏輯思維較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強。過去我們往往是理論基礎還沒有打好,就已經(jīng)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消磨光了。因此,我們要抓住中職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差,但往往他們的動手能力較強的特點,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yè)教育教學特色。可以先安排實訓課,比如引導學生接家庭照明線路,在接線的過程中,滲透安全用電,歐姆定律,還有電阻的串并聯(lián)等理論知識。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掌握了一些必須的理論知識。
(5)實訓要與實際相結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訓課中,學生往往對簡單重復的操作不感興趣。我們便在實訓課中先進行課題分解,針對具體課題,列舉家庭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電路故障現(xiàn)象,并說明故障原因和維修要點,這樣把訓練內容與實際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譬如在進行導線連接的基本功能時,許多同學認為把導線接來接去,學不到什么東西,甚至還因此劃傷了手,感到非常厭煩。我及時抓住這一苗頭,因勢利導,列舉家庭中燈泡有時忽明忽暗,閘刀熔斷絲經(jīng)常燒紅熔斷等故障現(xiàn)象,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開討論,分析產(chǎn)生故障的真正原因。最后,歸納出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接點不牢靠而引起接觸不良、接觸電阻增大,一旦通流后,就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通過這些事例的分析,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解決家庭線路故障的實際問題。學生看到自己維修好的電路正常運行,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學習的勁頭就會更足了。
2 教學以就業(yè)為導向
中職生的學習直接針對著就業(yè)。所以,就業(yè)永遠是中職生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把中職教學與就業(yè)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能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性的人才,還能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日后能適應這一趨勢,學校應定期組織學生到附近相關企事業(yè)單位參觀學習。或者與企事業(yè)單位簽訂合約,每年定期組織學生到工廠參加上崗實訓,而不是在學校學完了兩年之后再到工廠頂崗實習一年,這樣的實習其實就是把學校的學習和工廠的實習完全的隔離了。學生感覺在學校學不到實用的技能,自然對學習就提不起興趣來。例如學習《電力拖動》時,我給他們放了工廠錄像,電機拖動的應用,學習時一部分學生還是不能好好學習,覺得試驗臺距離工廠遙遠,沒用,不認真做實驗。帶他們參觀工廠,看到不管什么工廠,電機的使用都很頻繁,維修工師傅給他們講工作不太累,電機不出毛病,一般上班時間很清閑,學好了會檢修維護電路工作還是好找的,回來后學習積極性就提上來了,明白學校學的和實際生產(chǎn)是一樣的,原來沒做好的實驗,課余主動加課補上。
3 合理分班,分層教學
教學中發(fā)現(xiàn),班上學生差異太大,三分之一學生學起來不費勁,三分之一努力了也能學會。還有三分之一學不會,也不愿學。上課不聽課,玩手機,發(fā)表學習無用論。剛開始前三分之二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挺高,受不學習的三分之一影響,加之自身也好玩,自律性差,就向下滑,課堂上學習也不積極了。一學期結束認真學習的就變成寥寥幾人了。建議開學時進行摸底測驗,分班合理一些,便于因材施教。程度太差的組成一個班,課程降低難度,理論少教一些,多培養(yǎng)動手能力,教會他們看懂電路原理圖,會正確選擇合適的電路元器件,能根據(jù)電路原理圖連接電路。對學習基礎好的嚴格要求,多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他們既能看懂電路原理圖,正確選擇合適的電路元器件,能根據(jù)電路原理圖連接電路,還得具有查找故障和維修能力,進而具備設計電路的能力。這樣分班,讓精的更精,為技能大賽選拔人才,基礎差的學到實用的知識,也算有所長進。
總之,教育不是在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受教育是每一個人的權力,教育是在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條件、環(huán)境和氛圍。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基于學生的需要,立足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靈活地選擇最佳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通過啟發(fā)、引導、鍛煉、鼓舞、激勵,使學生能夠通過層層階梯,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范忻.電工技術[M].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2]鄭德明.如何面對今天的中職專業(yè)教學[J].選自上海信息技術學校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