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藝術是人類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對于大學生的音樂藝術教育可以而且應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章從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出發,提出高校應注重發展音樂藝術教育體系,以構建大學校園文化體系。
關鍵詞:音樂藝術教育 高等教育 高校文化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208-01
季羨林先生在講21世紀是中國文化的世紀時說到,要促成這一世紀的早日到來,應該好好培養國人的素質,這一點已經在國內達成共識了,而當代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則是培養國人素質的一條重要道路!
音樂欣賞對于當代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尤其要重視音樂基礎課的開展,同時學校也要盡全力為大當代大學生營造這種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大對高雅音樂,優秀作品的獎勵力度,對格調低下、思想水平不高的音樂作品加以控制,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使音樂健康發展,也使更多的當代大學生群體接觸到優秀的音樂作品,從而達到促進當代大學生審美素質、德育素質的提高,有利于當代大學生智力的開發和知識面的擴展以及創造力的培養。
1 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1.1 藝術教育有助于激發大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以聯想和想象能力的訓練為前提,而音樂教育有助于激發人的豐富想象力。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音樂教育史孕育和激發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活性土壤。音樂教育給人以美感的極致,而創造性是音樂的本質所在。從生理學上的角度來說,大腦包含左右兩個半球:左腦和右腦。其中左半球主要掌管語言、處理數學和邏輯排列;右半球則負責音樂、美術和空間的辨認。平時使用較多的是大腦的左半球,而大腦的右半球使用較少。因此平時就需要進行左手左腳即左邊身體的活動和多參加音樂、美術等方面的活動,來鍛煉和增強大腦右半球的視覺、形象記憶、認知空間、想象、形象思維等潛能,使大腦得到全面、合理的訓練,而這時激發創新意識的基礎。
1.2 藝術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藝術教育能夠健全大學生審美心理結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藝術活動作為人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能夠極大地促進和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因為審美的過程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需要想象和創造,而想象和創造是審美思維過程最基本的品質。據統計,世界上各大領域的1000位突出貢獻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十分重視美育和藝術教育,強調音樂藝術對啟發人的創造性思維至關重要。愛因斯坦喜愛音樂、精通文學,他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彈鋼琴。他本人曾經講過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1.3 構建校園獨特的文化氛圍
創造性應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規律與藝術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用藝術與文化本身潛在的魅力,來發揮藝術對學生的感召力。這是一種新的課程的開發,也必然伴隨著相應的文化建構。藝術教育的開發必然會對已有校園文化產生強烈的沖擊,它能夠有效地打破分數論和成績至上的教育模式,構建一種寬容、平等、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我認為加強他們的藝術教育也是目前所必須的,調動他們的藝術細胞,在學習之余培養這方面的興趣,對他們的未來也是有益無害的。藝術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一個主要方面,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主要因素,它必然會造就一種新的校園藝術教育文化,這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方略,它促進了學生發展,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同樣這也是課程改革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 音樂藝術類課程在高校中的開設現狀
音樂藝術類課與人文素質類課交叉,音樂藝術類課程的種類較少。藝術類課程名義上是說藝術欣賞,而實際上學生們并沒有在課堂上獲得藝術欣賞帶來的新鮮感和輕松感。反而仿佛選修課就只是為了拿到那一個或兩個學分而已,交一篇論文或來一次考試,也就是說它的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很像一般的基礎性課程,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基礎藝術教育過于薄弱,即使有了硬件條件可以提供藝術教育,由于在接受新的東西的時候感覺到有些吃力和枯燥,因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們選修藝術類課程的積極性。
3 改進藝術教育的教學方法
古代的音樂就是古代文人進行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不是有“歌以詠志”的說法嗎?音樂教育教學在藝術教育教學課堂中始終是立于主導地位的。音樂老師就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可直接體驗的自由的空間,并且讓他們都能自主地學習,不斷的創新,以傳承中華音樂文化為主線,進行多元性文化的教育,進行不同層次的,不同學生之間進行新的藝術教學。當然也不能只說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還可以通過其它的途徑。例如學校會利用校園廣播,每天在不同時段進行播放音樂,學生們不知不覺中都能跟唱起來了,現在走在路上散步的學生也沒有幾個是皺著眉頭的了,看到他們開心的面龐,就有陽光燦爛的感覺。還有學校每到活動的時候,特別是五月科技文化節合唱比賽、國慶紅歌歌唱比賽、校園風采大賽等,那簡直就是學生放松心情、展現自我的最好時光,他們學習之余的那種勁頭還是有增無減,真是讓人高興。當然也有的老師擔心,搞這樣的活動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時間,覺得沒必要這樣做的,可是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在藝術團接受藝術教育的同學中有獲得省英語口語競賽一等獎的,同時是學院主持部優秀主持人;有獲得省數學競賽一等獎的,同時是學院銅管樂團單簧管演奏者;有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同時是學院舞蹈團團長;有更多在藝術團學習的同學考上了多所重點院校的研究生。實踐證明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確的,藝術教育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舒緩學習壓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
幾年來,通過思考、實踐,逐漸形成了在音樂文化的熏陶和藝術教育的實踐中,就提高藝術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把音樂教育融入于藝術教育主體之中,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音樂、接受藝術教育,也是平常學習的一個環節,它是一種藝術學習,是學會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要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感悟人生樂趣,找到幸福生活的根本,關注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友好發展,讓優秀的音樂藝術文化,伴隨與滋養的一生。
參考文獻
[1]許麗文,丁密金.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加強藝術文化教育[J].中國藝術,2013(2):126.
[2]杜艷云.淺談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08(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