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刻剖析了當今教學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大多教師誤解導語的內涵并且在導語設計中出現差錯。為了標準化設計導語,保障教師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并且為以后的語文課堂教學充當模范,本文提出了設計中的幾點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導語教學對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效率。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導語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0引言 《教育方法與藝術全書》定義了導語的概念——導語就是導入新課的語言,它是教師在講新課之前,有目的、有計劃,并用一定方法所設計的簡潔生動、有啟發性、鼓動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學語言。 由此可見,導語對于提高課堂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實際教學情況而言,很多老師卻忽略了導語的重要性。他們輕視了導語的作用,錯誤地認為導語對于課堂而言無足輕重。
一、備課環節中導語教學設計的作用
《教育方法與藝術全書》也對導語的功能進行了科學具體的解釋說明——第一,提高注意力和興趣。如果課堂的開始便能吸引同學們,這節課也會進行的很順利,學生的興趣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會顯著提高。由此可見,課堂導語的質量決定了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第二,活躍學生思維。教師的教學只有在學生積極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優異的成果。因此,只有當教師設計的導語極具開啟思維作用的時候,才能確保課堂的質量。第三,錦上添花,體現重點。每堂課都有重要部分——重點和難點,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以解決問題來設計引導語,便能促進學生對重點、難點的掌握。第四,承前啟后,巧妙過渡。就教材編制而言,課與課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都緊密相關。若教師教學過程中能巧妙應用教材的內在聯系,設計出既能承接舊知識,又能啟發新知識的課堂引導語,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讓學生們既對舊知識進行了鞏固,又對新知識產生了興趣[1] 。
二、備課環節中導語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通過分析諸如此類的案例,得出結論:大多數語文教師并未對導語持有深刻見解就開始進行設計,導致導語應用到實際時產生了許多問題。如何設計出既幽默風趣又切合實際的導語呢?筆者的觀點——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盡早處理。通過分析案例,筆者總結出以下幾大問題:
第一,輕視導語的作用。如今多種多樣的課程以及復雜多變的教材內容,使得大多教師認為課時很緊張,并且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教師的重點都放在了學生們的成績上,因此,教師們為了獲得更多的時間以便講授知識點,不僅開展了課余講授,而且刪除了導語部分。忽略導語導致了課堂教學變得了無生趣,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類問題已經在語文課堂上變得越來越突出。
第二,模糊了導語和知識的界線。很多老師對導語有一定的常識,但是還是會誤解導語和知識的關系,他們清楚導語對教學的重要性,便盲目深化導語的文化內涵,他們以為向學生講授幽默風趣的知識便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做的后果是讓學生將重點放在了語文的工具性功能,而不是人文性功能。知識的含義較寬泛,因此提高了老師在知識選擇過程中的難度。由于個性不夠突出,學生并不能真正接受知識,等到課程結束的時候,他們對知識也變得模糊了。從而導致導語的內容與課程并沒有在實質上產生聯系,通過分析便可發現二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進而使導語和課文內容脫離開來[2] 。
第三,當今大多數老師將指導語硬搬到理論知識上,他們也知道導語對提高課堂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更愿意用導語來教學,但是他們卻通常不愿意用自己總結出來的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和想法,不切合自身實際去總結導語,導致眾人都去使用別人的導語當做自己設計好的導語來教學生,或理論化的把導語放在組織教學的開始,對于時間、地點、對象不管不顧,和其他人的導語如出一轍,這樣導致導語對學生來說只是枯燥無味的語句,也對老師的講課失去了興趣[3] 。
三、備課環節中導語教學設計的完善策略
《高考考你什么:語文》中寫到,“語文是或平凡不奇,或美好生動的詞匯,是世間萬物濃縮在筆尖的精華,是或惆悵的心或豪邁昂揚的詩,是閃爍著人性光芒愁腸百結的感情,是滿懷品行魄力的’仁、義、禮、智、信‘的心胸和雅態。”本是如此淵博美好學科,老師怎可讓課堂變得了無生趣呢?身為高中語文老師,使語文課堂教學環環緊扣,讓學生深刻了解語文特色。從教學的設計到策略的過程,從導語的設計到實際運用過程,我們都必須加以重視。就這類問題而言,筆者通過分析語文教學的現狀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指揮若定,穩操勝券。為了更好的熟悉課本內容,教好學生課堂知識,老師要在課前做好準備。以便對癥下藥。因此,對于教學設計,老師是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得到自己的見解,多思考,用自己設計的教學去教授知識以達到最佳效果。以便面對各種問題我們可以坦然自若的解答。特別對于高中語文來說,這是一門表達豐富,結構靈活,內容范圍廣的學科,要求老師準備齊全。這就告訴我們,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我們要自己研究透徹,這樣才可以講授好,否則只會減少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第二,導之為入,入不離導。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好好引導學生,學生又怎能學好課程,沒有導就無法入。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在課前設計好教學導語來引導學生,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課程需要,運用自己分析研究出來的內容來設計導語,要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導語,拒絕抄襲別人的思想,且認為導語在一堂課中沒有實在意義,我們要讓導語發揮出自己的作用,給課堂增加色彩[4] 。
四、總結
通過分析課程的導入得出:我們應該重視導語的設計,不能簡化,反之我們應該不斷探索、不斷試驗,提高導語的質量,進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立強.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之導語設計芻議[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09,(12):17-19
[2] 趙小燕.奏響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樂章--談新課改下語文課堂的導語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 ,2013,(42):187-187
[3] 覃渝.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設計——基于導語引入的思索[J].語文學刊,2012,(8)
[4] 劉飛.增強語文教學導語中的人文氣息[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1,(5):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