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計算機在社會上得以廣泛應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對知識的獲取方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計算機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普及運用,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解決傳統數學教學暴露的問題,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了新的動力。
關鍵詞:計算機 高中數學 傳統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在數學中的應用,人類對數學的研究方法正在不斷地前進,而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通過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整合,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正在不斷形成和完善,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運用能力也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通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計算機的先進教學方式,能夠為高中數學帶來無限的發展潛力。
1在高中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出現的弊端
1.1 傳統的數學教學很難給學生創造學習動力
對于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對初中數學的學習往往還停留在基礎性的形象思維方面的簡單學習,然而,高中的數學對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諸如幾何中正方形升級為正方體,圓升級為球這種立體化的變化讓學生在思維上很難跳躍過來,而代數方面函數的平移、旋轉、變換等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從初中到高中即是一種思維上的過渡,也是一種新的數學能力形成的過程。特別是高中數學課程具有相對枯燥、難度較大等特點,這就使教師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出現了一些困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學生永遠作為教學的主體,如果缺乏學習數學的強勁動力,毫無疑問,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將無法得到保證,更談不上提高,這也是高中數學教出現困難的根本原因。
1.2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散發和知識運用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特別重要,如果學生不具備一定的發散思維,那么就不會有舉一反三的想法,所接觸到的或能聯想到的解題思路狹窄單一,長久下去,學生就會數學學習產生一種畏懼心理,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思考和應對數學學習,由此可見,思維發散和知識運用能力對于學生學好高中數學至關重要。而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是由教師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單調的教學,在教學時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實行老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按照固定的教材內容進行布置,學生統一完成作業后,再由老師統一進行批改。這樣傳統式的填鴨教育方式雖然讓學生理解了課本內容,但是這種生硬單一的學習方式,在高中數學復雜且有難度的教學中,限制了學生自身探索科學和散發思維的能力,也不利于培養思維創新且實踐能力強的人才。
1.3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量和質的把握問題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傳授更多的內容,并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接受程度,這些一直都是值得高中數學教學深思的重要課題。一方面,在傳統的利用黑板和書本進行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常常在書寫、繪制和閱讀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在人工書寫繪制黑板教程時也缺乏精準性,這樣不但消耗了不必要的時間,也大大減弱了數學的嚴謹性。而另一方面,在教師的教學中常常需要諸如立體概念的演示,然而教師簡單的手動演示并沒有十分的說服性和準確率,這樣在教學中不但消耗了老師的精力,也形成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障礙。因此,如何既能保證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又能保證內容的準確性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僅是傳統數學教學正面臨的難題,也為教學模式的改革帶來了巨大沖擊,需要行之有度的選擇合適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找準高中數學教學質和量之間的平衡點。
2 運用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功能,解決傳統數學教學暴露的問題
2.1 通過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功能,將數學學習變成學生的一種愛好
高中生對計算機相關事物往往都是很有興趣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數學教學中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這也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通過多媒體課件等方式的運用,將數學中單調的圖形和概念通過運動的影像立體地展示出來,再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圖片、音樂或者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進行配合講解,將枯燥抽象的高中數學內容化作形象生動有趣的動畫。雖然這個過程很簡單,但是多媒體的應用確實存在一定的技巧性,因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確實能夠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效果,所以,通過在教學中引入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一是有效地提高了數學的趣味性、降低理解難度,二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樂趣和興趣,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2 計算機輔助技術能提升學生的散發性思維,培養其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隨著計算機的輔助功能的廣泛應用,高中數學教學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靈活化,逐步引導學生邁入數學科學的世界中來。從數學的誕生與發展到后續的探索與分析,都可以通過電子課件等計算機技術制作出來,同時在制作中也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帶入課件,調動學生的探索性,完成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理論的重要目標。比如在幾何中,就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引導學生將立體的圖像通過點、線、面的運動構思出來。這種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來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助于加強學生理解和探索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其他生活性的元素,將數學與生活和諧統一起來,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2.3 計算機技術的運用能夠大幅度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質量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計算機的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公式展示和制圖,這不但大大減少了老師的書寫和繪圖時間,更是擁有人類難以趕超的精準性。在教師運用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展示時,更多的精力可以用于講解和分析,整個數學的演變過程全部可以交給計算機來完成,其完成速度和準確度是遠遠超過教師手動的。通過這樣的展示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減少教師因為書寫和繪圖而占用的課堂時間,也可以形象生動的展示數學的每一個環節,在展示中把學生帶入數學世界中來,通過準確細致的步驟加強腦海中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學生在步入大學后不一定會再接觸數學課程,那么高中數學很顯然會成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知識吸收的過程,在高中數學中引入并大力發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的職業素質和學生的知識水平都可以通過在教學中引入計算機技術而有所突破。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用恰當的方式融入計算機的輔助,是現代數學教學理念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但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更多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泮云娟.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與反思[J].網絡科技時代,2008(17).
[2] 馬月增.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淺談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