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度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是現代教學的一個主要特征。多媒體以其巨大的優勢特點在幫助教師教學,引導學生學習方面有很大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使我們的教學效率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小學數學 多媒體 整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是當前研究的熱門課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呢?本人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1 利用多媒體加強計算的趣味教學
計算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隨處可見,是人們維持正常生活和生產秩序的主要手段之一。學生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接觸計算,它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計算教學中,由于計算本身的枯燥、單調,往往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甚至對學習有厭倦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靈活采用各種方式。多媒體教學手段集音、形、色于一體,能夠將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具體,充滿趣味性,從而大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7的乘法口訣”的教學中,先用屏幕動畫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老師提問:請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誰呢?他有幾位好朋友,又是誰呢?然后再問:數一數,七個小矮人都來了嗎?隨著學生數數,屏幕出示1至7七個數,再在氣球中出現7、14、21三個數。師:七個小矮人每人手里拿著一只氣球。請同學們觀察氣球上的書,你發現了什么?再讓學生寫出其他氣球上的數。接著引導學生找出這些數都與7有關,然后指出:1個7是多少?2個7是多少?21級幾個7?幾個7相加得28……從而引出課題。到課的最后我們還可回到開始的故事,屏幕顯示七個小矮人畫面(與課始準備的畫面相同,并以流動字幕形式出示兒歌:1個矮人1張床,7個矮人7張床;1個矮人2只碗,7個矮人14只碗……你能接著編兒歌嗎?這節課先利用多媒體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引入,最后用多媒體展示聽歌編題環節,這樣使用多媒體給單調的乘法口訣融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枯燥的數學內容賦予了鮮活的生命,讓數學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2 多媒體走進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有效化解知識的重難點
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特征和生活實踐的制約,對于一些數學概念,無法通過文字來有效地理解,而通過多媒體教學既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像,又能伴隨著圖像的變化、動聽的音樂,讓難點逐層剝離,逐步降低思維難度,讓學生突破掌握。
數學老師都有這樣的同感,一些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計算公式推導,教材上都是以靜態形式呈現的。當我們在利用傳統教學手段黑板、粉筆、普通教具把這些靜態的知識動態化,以呈現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打破學生平靜的思維狀態,激發其思維轉向活躍時,卻常有說不清、道不明、一籌莫展的感覺。此時,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難以完成的內容巧妙、淋漓盡致地展示給學生,便可節時、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化解知識的重難點。
3 運用多媒體營造學習氣氛,激發創新思維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目的,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在一種民主和諧自由的氛圍中敢于質疑,敢于求異,從而將自己的學習潛能和創新思維激發出來。多媒體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課,為了訓練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一組由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組成各種物體,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象什么?如:雞、船、樹、狗、交警、亭子等。這樣,學生就把自己生活中那些常見的事物與學習內容聯系起來,并且用學習的到的圖形去拼接它們。我還引導學生比賽,看誰想到的事物多,看誰拼得又快又好。小學生爭強好勝,這樣就更是激發了它們學習的熱情。他們紛紛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動手拼了起來。很快,學生們就拼好了,形式多樣,有汽車、魚、自行車等。學生在這樣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學到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比較充足的探索與創造的空間,讓學生盡量釋放創造的潛能。這樣一來,促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再創造,實現了真正的數學學習。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即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把教師從繁瑣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把課堂的寶貴空間和時間留給我們的孩子,使學生在圖、文、聲、像的情境中培養興趣,開闊思維。
4 多媒體走進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數學學習內容
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充分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方位地調動和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教與學的關系,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促進學生愉悅、高效發展。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們對因材施教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數學學習出色的同學,當新課進行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時候,就已把將要學習的內容悉數掌握,但也有個別學習困難的同學,當新課已徹底完成時,仍一知半解。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和廣泛使用的今天,它可助我們數學教師一臂之力。在備課之時,教師要充分預計到優秀生和特困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利用計算機向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大量的“跳一跳,摘果子”的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其思維。也可向優等生布置一些利用網絡收集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了解大量的數學課外知識,增強數學優秀生知識的厚度。
總之,教育手段現代化是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對教育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說,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一項意義重大而又必不可少的艱巨任務。所以,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結合多媒體技術的自身特點,把多媒體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利工具。
參考文獻
[1]王立群,張繼紅,聞愛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合理運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6期.
[2]潘璐璐.學習理論在多媒體和CAI中的應用[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