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用以搜集學生資料、分析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學與學習行為的基本途徑。作為一線教師,我如何能遠離課堂教學,遠離課堂教學的喧囂,恢復課堂教學的理性,精心思考其內在機制,把自己放在課堂以外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和學習別人的課堂,借用別人的課堂思考自己的課堂。從而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表 課堂教學質量
引言:
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去記錄和觀察課堂,那么課堂觀察后對自我課堂的思考應該會更深刻些。為了讓課堂觀察更為便捷把課堂教學氛圍三個方面六個要素:教師教學方面,含教學目標、教學指導方式和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方面,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含學習成功率和課堂思維深度【1,2】。于是筆者便萌生了制作適合聽課教師自己使用的課堂觀察表的想法。
有位教師上課總是拖堂,常常引得學生不得不用“人有三急”來提醒他趕快下課。做為老師平時需要計劃時間內完成備課的教學任務,避免在教學中出現拖堂現象,引起學生的反感,嚴格做好課堂時間的把握。拖堂可能是課堂教學設計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教師的授課語速太慢,如果是語速慢的話相信這位老師早晚會自知,但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筆者便建議這位老師拿著以下表格去學習其他老師的課堂:
Notes in the classThinking after the class
Teaching programThe time spentTeaching effectiveness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utilization of the time
Revision
Presentation
Drill
Practice
Consolidation
觀察和思考了別人的課堂時間使用情況,再反思自己的課堂時間安排,多觀察幾次,多反思幾次,想必這位老師應該能找到合理安排課堂時間的良方。
有位老師總是抱怨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是開小差,提問也沒幾個人回答。筆者認為這位老師應該先給自己提個問:為什么學生會這樣?我覺得無非是課堂不夠吸引學生,課堂設計學生不感興趣,所以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比較弱。筆者建議這位老師可以帶著學習優秀課堂設計和控制的目的去觀察其他老師的課堂。
Notes in the classThinking after the class
教師方面(課堂引導)學生方面(學生反應)
教師的課堂語言(語言風格、語速等) 思考:什么樣風格的課堂語言、什么樣的聲音更容易吸引學生?除風趣幽默、抑揚頓挫之外還有什么?
課堂節奏 思考:在怎樣的節奏下可以讓學生能長時的樂此不疲的一直參與著課堂?快慢有度,動靜結合?如何做到?
課堂游戲1 思考:這個游戲學生參與率高不高,參與的積極性高不高?此游戲能否實現教師的教學意圖?
課堂游戲2 思考:這個游戲學生參與率高不高,參與的積極性高不高?此游戲能否實現教師的教學意圖?
……
省略號里可以填進更多老師各自所認為的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任何因素,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去觀察和學習。筆者在此只是舉例而已。
針對課堂中出現的效率低下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提高課堂觀察在教學中的應用效率,具體的措施有:
一、加強自身的學習,不但要學習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更新教學理念,跟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此外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規律,做好教學內容的有的放矢。
二、根據課堂觀察做好備課任務,強調教學的重點,側重于教學難點的講解,首先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并根據設置科學地分配時間,保證教學目標能夠完成,其次要注意講課方式和板書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堂教授的知識,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并根據學生的接受狀態,調整教學任務。
三、教師自我課堂觀察,隨時觀察優等生的學習狀況,相應地增加課堂難度,培養學生的跨越性思維,保持其上課的積極度,同時通過課外知識的延伸,增強其理解能力,幫助其將獲取的知識轉換為能力。對于學習成績的較差的學生,要徹底的根除其學習的懶惰性,當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時,要增加提問的頻率,讓學生思維回到課堂之上。
結語
總之,課堂觀察方法能極大提高教學的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觀察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有助于構建高效的教學秩序,因此,每個教師應當合理的使用課堂觀察技術,不斷地修正教學中出現的偏差,切實提高教學中課堂觀察技術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范文.從課堂觀察入手構建高效課堂[J].教學指導,2010(3).
[2] 吳偉華.簡約的技術 有效的提升——利用課堂觀察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談[J].教育與教學
研究,201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