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單元復習課是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課型,本文根據對復習課定位的理解,“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單元復習課教學模式為基礎,闡述了如何以話題為主線創設情境,對所涉語言知識進行梳理與鞏固,同時有機融合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訓練達到鞏固發展的目標。,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既能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也強化了復習的效率,還能快速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 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 復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00-00
一、問題的提出
現行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詞匯、更新的話題、更豐富的閱讀材料,還有更高的聽說能力要求。每個單元有三個listening、兩個speaking、三個reading、一個writing,另外還有warming up, project, language和grammar。每個單元結束后,感覺有很多內容要復習,但因課時緊張,只好忍痛割愛,因此造成單元復習課存在很多問題。如何設計才能充分體現科學性和有效性呢?我認為“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單元復習課教學模式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訓練學生思維和聽說能力。
二、單元復習課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中的任務是指各種有利于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語言實踐活動。任務的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1)任務應有明確的目的;(2)任務應具有真實意義,即接近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活動;(3)任務應涉及信息的接收、處理和傳遞等過程;(4)學生應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5)學生應通過做事情完成任務;(6)完成任務后一般應有一個具體的成果。 并要求在設計任務時,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要有助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發展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要積極促進英語學科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因此,筆者認為單元復習模式應遵循下列原則:
(一)以單元話題為主線,復習話題內容并適當擴展。
由于在學習新課中,學生已經在老師的指導下獲取了文章主要信息,同時也進行了討論和評價。所以在復習課中我們不僅要回顧課文內容,而且要根據學習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擴展。當然,我們在聽讀材料的選擇上更要重視話題的相關性和技巧的延續性。
(二)語言知識的鞏固遵循“情境、話題、活動”的教學模式,注重在實際語境中的應用。
在新授課時,我們已經教授了一些語言知識,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主要目的是鞏固所學的詞匯、短語和句型。然后以這些詞匯、短語、句型為線索進行復述課文。這樣不僅能充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而且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實踐。
(三)重視各種策略的運用,提高聽、說、讀、寫技能。
新教材區別于舊教材的一大亮點就是把各項學習策略貫徹到每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復習課中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們運用所學策略去解決問題。教師要設計出符合話題和語言使用的具體任務,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策略去解決問題。
三、單元復習模式的反思
“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單元復習模式通過師生的互動來達到共同學習與探究的目的,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新課標教育教學理念。
老師以前在復習課上花的體力是最多的,因為要從頭講到尾,現在只要像主持人一樣串一下詞,而整節課的主角是學生,他們的課堂行為變了,課后感受也變了。老師在單元復習課前、課中、課后的行為也變了,教學觀念也有了轉變。學生更是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促進了學生人文素養、綜合能力的提高
單元復習模式教學主要致力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位置,幫助學生建立了健全的自我意識──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在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探索性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種教學模式增強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注重了學生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滿足了學生多方面的學習需求,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堂多了活力與生氣,多了觀點的碰撞與問題的多種解讀途徑,多了參與的主體和探索的快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提高了聽說讀寫和思辨的能力
課外閱讀一直是學生學習的瓶頸,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進行課外閱讀,那是一種被學生視為“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奢侈消費,被家長和老師認為不務正業的行為。對于學生和家長的這種急功近利的想法,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增大課堂實踐活動的力度是最可行的。《英語課程課標》提倡的項目探究和研究性學習就屬于這類學習模式;帶著解決問題的要求去讀書是最有效的,吸收快,見效快。這種模式教學不僅加深了學生的人文底蘊,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那么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學習成績增量明顯。
(三)改善了師生關系
復習教學中,教師擺正了位置,教師是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真正平等。教師尊重學生的話語權,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主角,評價課堂好壞、效率高低重要的標準是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讓學生真正體驗、感悟、創造。學生各有所長,各有所得。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過于呆板、單調的弊端,使課堂變得既緊張又活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愛好,也提高了老師和教材的親和力,使教師走到學生中間去,利用言傳和身教來影響學生,潛移默化中起到了教書育人的作用。
五、結束語
這一輪人教版教材,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更新的視角,它更注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教學面向全體,注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從而促進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終生發展。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是一個獨立的話題,這些話題或貼近學生生活,或使學生很感興趣,這個特點為選擇合適的系統復習提供可能;一個單元的新課教學中涉及了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練習,在單元復習時安排一節“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復習課不僅可以加強詞匯的復現,鞏固熟悉話題信息,并拓展延伸這些詞匯和話題,挖掘話題背后的深層含義,而且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并實現課標精神的最佳手段與途徑,在單元復習課上實施此種模式教學正是符合了這套教材的最大特點。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版
2、孫曉明:“準備一堂公開課的反思”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年
3、呂秀涼 閱讀與寫作的整合[J] 教師2009年15期
4、季春艷 讀寫結合——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J] 文理導航(中旬) 2011年02期
5、杜曉曉 加強英語閱讀 提高寫作效率[J] 學生之友(初中版) 2011年03期
6、李雅琴 談高中英語“以讀促寫”課堂教學策略[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