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目前職校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缺乏學習興趣這一現象,總結出要想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核心還是在于教師本身。信息技術教師充分的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進行任務設計都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關鍵詞:興趣 激發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00-00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和必備條件
1、教師要放下姿態,親近學生
新時期的課堂教學,師生關系已遠遠不是早期的刻板模式,教師在與學生相處過程當中,首先在心理上要做到親近學生,把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并非是傳統意義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主動的去關心和呵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后,要耐心細致與學生共同探討,把教師的形象更加的柔和更加的低姿態,增加教師的人格魅力,才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投入、放松。教師的態度柔和了,才會促使處于青春判逆期的孩子,從與教師的對立面上走下來,投入到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當中去。
2、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
以往的課堂教學,大部分是我們教師的一人堂,老師自顧自的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狀
態不一,這可能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會遇到的尷尬。著名的教育學家奧爾尼舒曾經說過:“教師要把完成活動的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能獨立地把知識運用于實踐,獨立的去獲取知識、技能和技巧?!彼宰鳛榻逃ぷ髡?,我們應該真真正正的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并非教師,明白了這一點,在課堂上,我們就要把課堂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只有教師做到了從真正意義放權了,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才是課堂教學的主人翁了,學生的積極性才會被真正的調動起來,學生在課堂上才會大膽發問,各抒已見。才會在老師的啟發之下漸漸對學生產生興趣,慢慢地愛上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心理上,興趣可以分為兩大類: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缺一不可,它們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如果沒有直接興趣,上課的過程就會變得枯燥乏味;缺少了間接興趣,學習便會沒有了目標,很難堅持和繼續下去。只有把間接和直接興趣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使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持之以恒,目標明確,近而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
(一)激發學生直接興趣
1、直接興趣:直觀興趣,這是一個人的一種本能的興趣。色彩鮮明、形象生動、語言動作幽默等可以引起這種本能的興趣。這種興趣雖然膚淺而不穩定,但早期誘發這種興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培養更高層次的學習興趣,由于直接興趣是由于有意義的事物本身在情緒上引人入勝,所以,一堂生動的課、電影、歌曲的興趣就是直接興趣。
2、直接興趣的運用:信息技術在職校屬文化課范疇,所謂文化課就是學好其它課的一個基礎,而對于這門課來說又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現在網絡的普及率廣泛,基本上達到了無處不在,所以就為我們信息技術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外在基礎,只要我們的教學內容夠生動,并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便可以成功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準備的教學內容就要有足夠的吸引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上多下功夫,下足功夫。引人入勝的學習內容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例如:當在進行五筆輸入法教學時,先用我自己用五筆輸入漢字,當每分鐘達到一百八到二百個字時,學生當時就驚呆了,因為漢字輸入是他們聊天必需具備的能力,而他們平時聊天使用的拼音輸入法只能達到一分鐘四五十字,而五筆是他們的幾倍,這時五筆輸入法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WORD文件處理軟件的使用是每位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講解這部分內容之前,我事先準備一些用WORD軟件制作的精美賀卡、優秀的電子報刊,向全班學生演示,展示完成時,學生們能很好奇,這樣就帶領著他們具體的去實現任務,并適時的提出任務,并將一個難度相對較大的任務分成一個個小的任務,每節課完成一個小的任務,引導學生帶著極其濃厚的興趣跟著老師去完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逐步完成電子賀卡、電子報刊、或板報的制作,進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培養學生的間接興趣
1間接興趣,這種興趣伴隨著情感、思維活動而產生,是有著明確的追求目的的心理因素。這種興趣比較穩定,具有自覺性。也可以理解為對某種事物的本身沒有興趣,但對其結果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如有的學生對某些知識不感興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識到學好這門課對將來對自己畢業后工作是否能順利展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刻苦努力,并對此產生興趣,間接興趣在某種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直接興趣
2間接興趣的運用: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摸索得:出間接興趣主要是由學習活動的結果而引發的,并不是學習本身。與直接興趣相比,間接興趣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內在潛力。當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學習任務,并且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成果,同時如果能幫助到其它同學,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自我滿足,則會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通過間接興趣引發的學習動力,更加的主動。一旦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遇到難度偏大的題目,他們則會積極主動的借助一切手段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隨著問題的解決,從中便又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如此良性循環,課堂氣氛積極活躍,教學效果十分良好。在激發學生間接興趣的過程中,分組教學加比賽形式對學生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更強烈。”比賽這種形式,則恰恰滿足了學生的這種內心的需求。信息技術是多元化的一個學科,在這個學科當中所展現出的魅力,很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很利于求知的心理被喚醒,教師與學生配合,滿足了這種求知欲望后,比賽這種形式,會更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對輸入法進行講授之后,我就在苦惱一個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打字水平呢,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同學的打字水平很是高超,于是我就抓住了這樣一個楔機,利用相應的教學軟件,在全班展開了一場打字比賽,利用軟件中的時間、速度、準確率等指標,進行比賽,比賽結束,小組長進行成績記錄,對于成績好的同學進行獎勵和表揚,并鼓勵成績一般一點的同學要積極練習,迎頭趕上。所以在輸入法這節課的課堂上學生都積極主動的練習,都希望能夠贏得比賽。通過這樣一個形式,作為教師輕輕松松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的同時,學生在輸入速度和準確率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石,合理、巧妙的進行課前準備與教學過程設計,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