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基礎教育課程發生了很大的改革,對初中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基礎進行掌握,能夠更好的對其特點進行分析,同時也能依據其學習特點,對新的初中教學研究性學習的途徑進行提出,這樣能夠更好的促進初中教學研究性學習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9795(2014)05(c)-0000-00
近年來,教育部提出了在基礎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方案,這樣能夠在教育方法上進行改變,同時也能將新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課程中進行應用,這樣促進了課程改革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基礎教育改革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習的學習能力。教育部針對研究性學習提出了實施的方向和途徑,初中數學是基礎教育課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研究性學習探討能夠對傳統的教學以及學習方式進行改變,同時,也能通過不斷的思考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更好的解決措施。
1 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內涵
在初中學習數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的課題進行主動的研究,并且利用應用數學的相關知識對實際的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進行指導,相關學科的教師可以進行輔導,運用成熟的數學研究思想和方法,能夠更好的在數學學習、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獲取研究的課題,這些都是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因此,學生對其興趣也會非常高,這種方式對學生來講也是一種比較人性化的學習方式。在進行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擬定和素材的收集的時候,同時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這樣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學生在數學研究思想方面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數學的實際價值,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在數學學習思維方面更好的開闊。但是,在數學研究性學習有要注意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研究的主體,同時也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師在研究的過程中只是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數學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更加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參與程度,同時,對學生提出的創造性見解要進行重視,這樣能夠更好的在研究過程中作出正確的評價。
2 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特點
2.1 開放性
研究性學習的最基本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是沒有規定好的方式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依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興趣,對不同的問題進行研究,對研究的內容、研究目標、過程設計、研究方法以及結果表述都是沒有非常具體的規定,因此,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也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樣能夠更好的將每個學生的理解進行表述。在解決問題和獲取資料方面上也是非常開放的,可以在確定了課題以后,利用各種渠道來對信息進行收集,然后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法進行研究,得出自己認為的結論。
2.2實踐性
實踐性是研究性學習的另外一個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來解決問題,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采取一種實踐性學習方式,這樣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和生活中實際問題進行聯系,這樣也能更好對掌握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整合,增加知識的應用性。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以及生活實際進行聯系,因此,研究性學習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以及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供幫助,這樣能夠更好的使學生將自己掌握到的知識和實際問題進行結合。
2.3探究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研究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開展數學知識教學和學習是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的,這樣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概念和結論,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之間的嚴謹性,促進學生初步嘗試數學研究過程,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創造的激情,同時也能樹立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通過研究性學習,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和科學探索的精神,也能更好的培養學生質疑以及反思的能力,這樣能夠更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
3 初中數學實施研究性學習的策略
3.1 日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課堂仍然是當前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因此,立足課堂、深挖掘教材,是開展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基礎。求知欲作為人們思考、學習和探究的內在動力,求知欲越高的學生,主動探索精神也就越強,也就越有可能主動積極思維、尋找問題答案。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課程教學中要依據具體內容、問題創設情境,通過引趣、激疑、懸念和討論等多種方法的運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主動參與其中,走出學習的思維低谷。如課本中的定理、公式證明、推導等過程就可以作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材料來使用。學生首先猜測,進而產生驗證想法,最后開展驗證探究、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自己努力掌握知識、發現規律,體驗到研究性學習的樂趣。
3.2結合數學開放性問題探索研究性學習
開放性問題是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習中的一種新題型。開放性問題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原有認知結構與新認知結構之間的沖突,增強問題的研究性以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可能,學生面對存在的認知結構沖突,很有可能對命題形成新的理解,進而充實、優化已有認知結構。這一過程中,學生是通過順應、同化來主動建構新認知結構的,主動建構新認知結構的過程即是探究的過程。基于開放性問題的研究性學習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主動改造傳統封閉式的學習問題為開放性問題:第二,結合所要完成的數學教學內容設計出新的開放性問題。實踐應用證明,設汁數學開放性問題并將其應用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是十分有意義的,能夠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3數學理論實踐相結合豐富研究性學習
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具有實踐性的特點,這樣就要求教師要將數學知識理論與學生的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因此,關于研究性學習方案的設計和實施要充分考慮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的可能和條件。社會實踐是研究性學習重要的信息、素材獲取渠道,學生通過對社會事物、活動的觀察、調研和了解取得一手資料,結合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面臨問題。
4 結語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更好掌握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能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在初中數學科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是新的事物,其在發展過程中是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同時也是探索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是存在著很多問題的,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能夠更好的促進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更好的發展。對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內涵進行理解,能夠對其特點進行掌握,同時也能更好的將其引入到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這樣能夠找到更加有效的途徑促進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蔣重鉆.數學教學中滲透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
【2】羅斌.試論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幾種方式【J】群姍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