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首先要成為一片海,才能指引給學生一條河;教師首先要成為幸福的人,才能點亮學生的幸福人生。只有教師的發展,才能真正遵循教育規律,實現有效教學,才能以幸福點亮幸福,人格影響人格,智慧啟迪智慧,實現師生的幸福成長。因此,如何讓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擁有教育的信仰,擁有教育的激情與智慧,享受到教育工作的幸福,從而成就工作的尊嚴與光榮,是關鍵之關鍵。
關鍵詞:教師 教育 終身學習 實踐者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我校為實現“讓枯桃小學成為師生成長的幸福家園”這一辦學目標,推動培訓學習的風尚化、常態化、實效化,助力教師的成長,讓教師在學習中沉潛,閱讀滋養心靈,過一種豐富的、有意義的精神生活,初步探索出在教師培訓模式和管理方式方面的幾點經驗。
1 明確工作思路,明晰落實原則。
明確整體目標原則。以為學生鋪設美好幸福之路作為學校辦學和學校每個成員的共同目標和使命,激發學習的動力和緊迫感。領導率先垂范原則。學校領導班子是建設學習型系統和學習型單位的宣傳者、組織者,又是實施者。“行不言之教”,引領自主學習營造教師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求知好學的良好氛圍,成為終身學習者。全員參與原則。學習是師生的職責和權利,是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基礎。每一位師生都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樂學會學,勇于探究,學會反思, 善于溝通,做最好的自己。要精進有恒,追求卓越,永不言棄。注重實效原則。一切從實際、實效出發,科學制定規劃和考核標準,達到讓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享受職業成長的真正目的。
2 堅持以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為重點,形成學習的風尚化。
“優秀的團隊沒有失敗的個人”,“讓每一位老師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才”,這是我校領導班子的工作指南;他們知道只有每位教師的優秀,才能換來教育的真正均衡。而且他們更懂得一兩的行動勝過千金的語言,因此領導們行不言之教,以行動引領贏得這個團隊發展
(1)領導率先垂范,引領學習。
校長的身影所在就是領導力所在。堅信只要上路,就有慶典;只有堅持,就有精彩。校長率先垂范,用每周的校長寄語傳達對高效課堂和教育真諦的思索;用每周的例會上分享教育案例觸動教師心靈;用“每日一博。逢事必博”的教育博客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教師體驗和理解教育的思想;用每周的國旗下演講和校本培訓來影響師生,發揮影響力。中層干部通過月總結,周反思,日隨筆、反思,周行政例會,中層管理博客和值班博客,每月的培訓等來形成合力。
(2)領導實學真干,引領創新。
校長的著力點、增長點、發展點、興趣點、興奮點,五點聚焦課堂。領導分科負責,每天都要堅持聽、評課,進班日清,用這份堅持去引領老師們打造精彩的生命課堂。堅持是最有力的語言,引領著教師形成觀念認同:讓課堂成為師生精彩綻放的舞臺,讓學習真正發生在學生身上。每一位中層也都是身兼多職、用行動和成績帶動團隊發展。領導團隊以學習來行走人生,首先成為有真正教育信仰的人,提升了人格的高度,擁有了前沿的教育理念,成為“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沉下去能干”的榜樣,在“只有入學,沒有畢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學習中提升了修養和能力,更點燃了團隊的學習意識,帶動真學實干的風尚。
3 著眼于全員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規劃,實現學習的常態化。
我校將培訓當成是最大的福利,因為將一個人置身于一個沒有進步的環境是最大的野蠻。更是認同每個人都是學校不可或缺的人才,因此著眼于全員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規劃,讓學習成為教師的一種生命行走姿勢。
(1)首先注重專家的引領,因為管理真諦是借力,專家牽動探明規律、指引路徑、示范方法、過程診斷等,讓課改少走彎路。我校一方面走出去,大力創造到全國各課改名校學習的機會,2010--2012年就先后派近20人次到全國課改名校和各級課改現場會學習先進的課改經驗,回來后為教師做登高望遠的培訓。一方面請進來,觀看魏書生、周宏、李鎮西等名家的視頻講座、學習《綱要》、《山東教育》、《江蘇教育》等教育刊物,開展學習交流會;邀請高校、教育期刊、教育研究院、科研所的多位專家領導到學校指導,幫助教師提煉、提升。
(2)同時開發校本資源,請優秀教師做培訓,每個月都要有一至兩次結合課改、針對問題進行專題培訓。各種主題的校本培訓,提升著教師的專業素養,帶動的是小課題的研究,收獲的是彼此的業務精進。教師自我申報開展校本培訓和節日創意活動,讓校本培訓常態化。
(3)實施 “五個一”工程,讓讀書沉潛心靈,。引導每一位教師都有一位自己崇拜的教育家;有一本自己最喜愛的教育名著;有一份高質量的教育報刊,有一個經常瀏覽的教育網站;有自己的教育博客。
(4)堅持了教師晨講,讓展示綻放精彩。從“說教育智慧,揚師德正氣”到“走近名家經典,精進課改智慧”再到“品國學經典,養為師之德”,從“我的課改故事”到“我的班級文化建設”,再到“秀我微課程”等,晨講成為令老師們感動和期待的時刻,老師們從最初的緊張、怯場,到現在的從容自如;從最初教師們間交流分享,到后來全員分享,真的詮釋了人與人的相遇是為了彼此提升。
(5) 堅持寫博客隨筆,寫作成為成長的法寶。為了讓“寫得好”成為更高的追求境界,老師都有自己博客,學校有教師教育博客群,每月的隨筆在校園網上彼此分享,每月評選最有人氣的博主,。教師在線學習,并記錄自己的感受和瞬間思緒,留下成長的足跡,成為共享共贏的橋梁,教師通過訪問其他博客,養成開放的心態和合作共享的精神。
(6) 同伴互助,導師制。每個教師都是一個優秀教育資源,他人的肯定能更好激發了自我發展的愿望,因此實行了導師制,每一老師都可以選定自己信賴的教師做為自己的導師,隨時進行思想交流,這樣,以信任為紐帶形成了積極的心理暗示,為師生搭建了成長階梯。
4 匯聚以反思為驅動的精進有恒文化,增強學習的實效化
(1)創新校本培訓的形式,以體驗式、案例式、微課程為培訓的主要形式。每學期都開展各種主題的體驗式培訓,如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文化建設、導學案的學科建模等;觀看《熱血教師》、《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等教育題材的電影,以案例來提升培訓的效果;無論是每周的反思會還是年終個人總結、學年總結和學校的多元頒獎大會,越來越多的老師們開始以微課程的形式匯報交流,留下很多的精彩與感動。同時實行校本培訓申報制度;由原來的學校指定教師做培訓,到教師的主動申報,人人都做培訓者,這樣就為每一個有想法,有作為的老師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可以體驗到因有實力而備受尊重。
(2)構建互動的平臺,在晨會、沙龍等基礎上,利用校園網、博客群、隨筆展、月總結、微講座、青藍工程,年終多元評價大會等載體讓彼此在他人的進步中感悟學習改變人,影響人的力量;及時進行日總結、月反思、形成了行政人員的日反思制、周行政例會制,倡導以“查找問題、想改進措施”為內容的交流方式,完善了《枯桃小學職稱評定方法》,加大對學習能力以及學以致用成果的考核力度,激勵教師追求優秀,促進“比學習,比技能,比爭創”濃厚氛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