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興趣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動力,它像磁石一樣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 意力,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實踐中, 積極調動學生興趣,在課堂導入、引進相關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民主與和諧的課堂氣氛、打造幽默課堂等方面積極探索有效形式,取得成效
關鍵詞:巧妙 興趣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c)-0000-00
學習興趣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動力,它像磁石一樣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巧妙思維,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提升課堂魅力,讓自己的課堂熠熠生輝。
1 巧用導入先聲奪人
經過課間活動,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亢奮狀態,能否在課堂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精彩的導入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還能使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要求,集中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知識。 例如在講到《人民代表大會》時,我下載了剛剛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直播錄像。莊嚴神圣的人民大會堂里,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雄壯的國歌中,在人們的注視下冉冉升起;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齊聚一堂,紛紛建言獻策,共謀祖國大業。學生們也倍感神圣,凝思關注,仿佛身臨其境,很自然也很高效地跟著我進入了《人民代表大會》。
2 把相關學科知識引進課堂
由于當代科學的整體性、交叉性和知識的綜合性日益突出,教師對所教學科知識的掌握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我就引進了相關學科知識。例如在講哲學常識“規律”這一概念時,籠統地講其定義,抽象難懂,我將物理課中“萬有引力定律”內容引進課堂,說明“萬有引力規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它揭示了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距離之間的必然聯系,這種必然性是自然界中確定不移、反復出現的客觀事實,是不以人們的意識而存在的。這樣講,學生對“規律”的概念就感到淺顯易懂了。在講到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即“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時,可以運用語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進行闡釋,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既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習的樂趣,又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引進相關學科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使絕大多數同學能夠較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和概念,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3 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
為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和概念的認識,我常常把書本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強化認識,接受教育。在學習人大代表的知識時,課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一個議案,在課堂上由學生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大會提出。這下可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做好議案,學生查閱了大量資料。這一活動促使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了解了較多的政治常識,激發了學習政治熱情,而且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的政治素養與政治參與能力,課堂效果更是不言而喻。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充分利用新聞、報紙和生活中的案例,培養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通過觀察各種社會現象,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探究和追求本質和規律的意志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注意通過討論、辯論會、競賽,讓學生活躍思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主動學習。
4 幽默藝術思想的運用
“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欲的教學,正如同錘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教學幽默是教師思想、氣質、才學、視野和靈感的結晶。它猶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語言于瞬間閃出耀眼多彩的火花。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幽默,把課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就會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探求知識的欲望、熱情和動力。在前些日子學習我國的分配制度時,我充分利用了《鄉村愛情》的主人公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分析了長貴、大腳、趙玉田、王木生、謝永強、王小蒙這些人取得收入的形式,學生興趣盎然。有時,會引用小沈陽的“一樣一樣的”表示答案的一致性;有時引用宋丹丹的“太有才了”表示對學生的贊賞。課堂上的笑聲是解壓的良藥,能使教與學都變得輕松有效。
5 巧設結尾情感升華
好的結尾猶如咀嚼干果,令人回味無窮。事實證明,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還能使學生對下一節充滿期待,從而激發其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比如在講“生活與哲學”中矛盾的對立與統一時,引用一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來結尾;在講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時,以《愛的奉獻》這首歌來結尾,從而令學生縈懷難忘。
總之,作為政治老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讓自己的課堂靈感不斷,精彩不斷。有條件多運用多媒體等,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在政治課教學中才能得到雙豐收,即學生的思想品質得到了提升,政治成績也提高了。
參考文獻:
1、周秀麗. 淺談如何以學生為本打造高效課堂【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 2008年11期;
2、劉璇. 激活思維,打造高效課堂【J】. 《閱讀與鑒賞(中旬)》 2011年10期
3、紀玉芬. 開啟創新思維 打造高效課堂.【J】. 《新課程(中學)》 2013年08期
4、張紅. 注重思維能力培養,打造高效課堂.【J】. 《學周刊》 2013年33期
作者簡介:
殷曉杰:1981年3月,女,漢族,山東省昌邑市,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政治課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