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采用藍光照射治療方式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護理方法,總結護理經驗,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的發生率。方法: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100例患兒在進行藍光照射治療期間的護理情況。結果:在進行藍光照射治療期間,經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并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所有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痊愈出院。結論: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非常有效,醫護人員應該注重對患兒光療前、光療過程中以及光療后的護理工作,從而保證藍光治療的臨床療效質量,縮短患兒的康復療程。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2-0063-01
新生兒黃疸癥是新生兒早期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兒體內的紅細胞裂解釋放過量的血清膽紅素,在體內過度積聚從而引起患兒的鞏膜、皮膚、黏膜、體液以及其他組織黃染的現象,如果患者的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出現嚴重的溶血癥狀,從而引發核黃疸[1]。本文對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兒采用藍光照射治療期間的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從而總結護理經驗,提高藍光照射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兒黃疸癥患兒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兒60例,女性患兒40例。23例早產兒,77例足月兒,患者的病程為1-4天,其中患兒在出生1-3天后出現黃疸癥狀的有41例,3-5天出現黃疸癥狀的有55例,5-13天出現黃疸癥狀的有4例。所有患兒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皮膚、黏膜以及鞏膜等組織黃染癥狀,經過抽血化驗檢查肝功能均正常,排除了溶血、G6PD缺乏等原因,根據病理性診斷標準可確診為膽紅素增高所致。
1.2方法
對所有患兒均采用雙面新生兒黃疸治療箱進行藍光照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用專用的眼罩蒙住患兒的雙眼避免藍光在照射的過程中傷害患兒的視網膜,然后用黑色尿布遮住患兒的會陰部,身體的其他部位均呈現裸露狀態放入藍光箱內,對患兒進行短時多次的照射方法,每次藍光照射的時間為6小時,一天進行2次,第一次與第二次藍光照射的時間間隔在4h-5h左右。
2.護理
2.1治療前護理
治療前的護理主要包括對患兒以及家長的心理護理,光療箱的準備以及患兒的準備三個方面內容。
2.1.1心理護理 在進行藍光照射之前應該安撫患兒家長的緊張心理,由于患兒沒穿衣褲而缺少安全感再加上體內膽紅素的濃度過高,患兒經常會出現煩躁哭鬧的癥狀,醫護人員應該與患兒的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認真解釋導致患兒哭鬧是新生兒黃疸正常的生理反應,如實告知家長藍光照射治療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光療的意義、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對于光療的不良反應是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解釋藍光治療是目前治療新生兒黃疸最行之有效并且安全的方法,而且醫師的臨床經驗豐富,操作熟練,也會對患兒進行精心的護理措施。
2.1.2光療箱的準備
在進行光療前要嚴格檢查光療箱的燈管是否全部顯示正常的亮度,如果有不亮或者燈管的使用時間超過1000h的情況應該及時的更換,燈管的放置高度應該設置在距離患兒體表35-45cm之間,同時要用酒精清除燈管的灰塵來保證藍光照射的穿透力,患兒要使用的有機玻璃床以及四周的玻璃也應該用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藍光箱的周圍可以用柔軟的棉布圍成一圈避免患兒的頭、手足皮膚受到傷害。其次要根據患兒的體型以及生理狀況來調節光療箱的溫度避免患兒產生不適,一般光療箱的溫度應該在29度-32度之間,相對濕度保持在56%-65%之間。
2.1.3患兒的準備
在進行光療前,要對患兒的體質、體溫、脈搏、呼吸、哺乳以及大小便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如果患兒的體溫超過38度則不能立即進行治療,待患兒的體溫恢復到正常范圍后再進行藍光照射。同時患兒要補充充分的能量和水分,保持患兒的皮膚清潔,嚴禁在患兒的皮膚上涂爽身粉或油類物質,剪短指甲避免患兒抓破皮膚,如果發現異常立即處理。同時為了避免在進行藍光照射時給患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應該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配套適合尺寸的眼罩,用黑色尿布遮蓋患兒的肛門以及會陰部位。其余部位均成裸露狀態放入光療箱內,并對患兒的入箱時間以及黃疸程度做詳細的觀察和記錄。
2.2治療中護理
在進行藍光照射的過程中要密切監測患兒的體溫以及光療箱的溫度,每間隔2小時測量1次患兒的體溫并給患兒翻身,然后根據監測的體溫來調節光療箱的溫度,使患兒的體溫維持在36.0度-37.5度之間,如果患兒的體溫高于38度或者體溫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應該先暫停光療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待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再繼續進行藍光照射。同時在治療期間還應該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主要包括患兒的精神反應、心率、呼吸以及皮膚的顏色的等等,如果患兒出現煩躁、抽搐以及皮膚花紋等,要及時的分析真正的原因,及時調整燈管的數量或者暫停光療。其次,應該定期的進行用儀器經皮檢查膽紅素的濃度,觀察患兒是否發生不良反應或者黃疸癥狀。在光療過程中,患兒的年齡較小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或不安的反應,醫護人員要經常用手對患兒進行撫摸或者用溫和的語氣安撫患兒,盡量使患兒處于舒適的狀態。
2.3光療后護理
對患兒進行黃疸檢查,如果患兒的膽紅素濃度恢復到正常范圍可以停止光療,清潔患兒的皮膚,及時的給患兒穿好衣服,解除眼罩之后用消毒的小毛巾覆蓋患兒的眼部4-5min幫助患兒適應光亮。將患兒移出光療箱后,注意對早產兒以及硬腫癥患兒采取相應的保暖措施。停用光療箱后,用消毒液擦拭光療箱的內外保持清潔,并且定期進行細菌培養,保證清潔消毒的質量避免交叉感染,同時應該把藍光箱存放在一個干凈、通風、避光的地方。
3.討論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關鍵是要降低患兒體內未溶合的膽紅素的濃度,而藍光照射治療的作用原理就是[2]:根據膽紅素具有較強的吸光特點,而藍光的波長主峰正好對膽紅素的作用最強,經過藍光照射后,膽紅素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會轉變分解變成可溶性的膽紅素,經過患兒的正常代謝可以經腸道或尿液排出體外,最終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改善新生兒黃疸的癥狀。醫護人員應該注重對患兒光療前、光療過程中以及光療后的護理工作,從而保證藍光治療的臨床療效質量,縮短患兒的康復療程[3]。
參考文獻:
[1]王亞波,胡建兒.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1):117-132
[2]劉嫻.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體會[J].臨床醫學工程,2012,1(5):813-814
[3]張英,牟宗玲.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60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11,13(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