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95年創辦愛嬰醫院以來,我科純母乳喂養率一直在96%以上,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指征放寬,各種社會因素使得剖宮產率正逐年上升。針對這些情況,我科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率,并收到良好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關鍵詞:母乳喂養;剖宮產;護理
【中圖分類號】R174+.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2-0078-01
自1995年創辦愛嬰醫院以來,我科純母乳喂養率一直在96%以上,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指征放寬,各種社會因素使得剖宮產率正逐年上升。術后產婦由于疼痛、禁食、活動受限等因素影響,乳汁分泌較順產少,導致嬰兒哭鬧甚至可引起新生兒低血糖,所以臨床上常有剖宮產術新生兒添加代乳品,有的產婦及家屬對母乳喂養失去信心。針對這些情況,我科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率,并收到良好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分娩總例數為2827例,剖宮產1545例,占54.7%。剖宮產產婦年齡在19~45,孕周在35~42周。第1胎2608例,第二及以上219例。住院期間純母乳喂養率96%,產后隨仿一個月內純母乳喂養達92%。
2、護理措施與體會
2.1產前母乳喂養知識宣教 我院建立了孕婦學校,對前來進行產前檢查及住院待產的產婦進行相關知識宣教,通過錄像、圖片,模型宣傳資料,將母乳喂養的好處,母乳喂養技巧等相關知識傳授給孕婦及其家屬,使他們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2.2早接觸、早吸吮 嬰兒剖宮產娩出后互母親行面頰皮膚接觸,回母嬰同室病房后,將產婦輸液管、導尿管固定在妥善位置后,由護士協助母嬰皮膚接觸,并吸吮乳頭30min以上,其間鼓勵產婦與新生兒進行情感聯系,可以采用目光、語言、撫摸的方式交流。母嬰早接觸、早吸吮,能增進母嬰感情,消除術后疼痛和煩躁不安帶來的負面情緒,促進乳汁分泌,實行母嬰同室,要求產婦按需哺乳,正確的監督指導,使產婦及家屬對有關知識的認識提高,從而能積極、正確、及時的喂哺嬰兒。
2.3健康教育 ①飲食指導:術后6h后即可給予既營養又易消化的流質飲食,肛門排氣后給予高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多飲湯類,以利于乳汁分泌。②保證睡眠與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乳汁分泌,教會產婦養成與嬰兒同點睡眠習慣,每天睡眠時間累計8~9h。③乳房護理:每天喂奶前用溫水擦洗乳頭,保持乳頭清潔,當發生乳頭皸裂時,在喂奶完畢后將乳汁涂在乳頭上。④鼓勵產婦早期活動;早期活動能增加乳汁分泌,而剖宮產術后,手術切口疼痛和子宮復舊痛是阻礙產婦早期活動的主要因素,護士除教會產婦正確的活動方法外,還應耐心的解釋早期活動的重要性。
2.4術后鎮痛 既往剖宮產術后,產婦由于疲勞、切口及宮縮疼痛使得產婦心理、生理諸多不適,不愿接受早吸吮。近兩年我科采取剖宮產術后使用硬膜外時空鎮痛(PCEA)治療,非常明顯地減輕了產婦術后疼痛反應,同時又易于接受早吸吮。產婦回病房后責任護士及時協助母乳喂養,增加哺乳次數,使用(PCEA)治療的產婦多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使得催乳素分泌增加,刺激乳腺分泌,在病情許可情下,固定好鎮痛泵,鼓勵產婦半坐臥位或環抱式哺乳。
2.5 心理護理 母親的情緒直接影響母乳喂養質量,內心焦慮、情緒抑郁可使乳汁分泌大大減少,因此要做好剖宮產術后的心理護理。與產婦家屬進行思想交流,找出產婦焦慮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疏導,使產婦以良好的心態渡過產褥。
通過以上措施提高了純母乳喂養在產婦心中的重要性,消除了剖宮產產婦的思想顧慮,緩解了由于剖宮產帶來的身體不適,輔以合理營養,并加以正確指導使產婦泌乳時間提前,泌乳量增加,增加了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大大提高了母乳喂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友環,劉長蘭,早期活動對剖宮產產婦恢復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專,2003.19(5):27-28
[2]胡偉青,劉捷,楊水珍,剖宮產術后硬膜外自控鎮痛對產婦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