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工作人員責任重大,它既影響著精神疾病專科醫院醫療中心的工作,還對醫院的生存、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對精神科安全隱患與防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精神科;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
3763(2014)02-0097-01
安全工作無小事,安全是精神病房一個不容忽視的永久性課題,也是衡量精神專科醫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嚴格監控,建立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才能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滿意的治療環境。
一、精神科護理中發生安全隱患的原因分析
1、護理人員方面
目前,我國各大醫院護士年輕化的現象較為普遍,多數護士的理論知識尚未掌握牢固,具體操作技能仍不嫻熟,工作經驗遠遠不足,相關的法律知識欠缺,責任感與誠信度不高;在護理過程中,對病情的觀察不夠細致-對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缺少預見性;對精神病患者的異常隋況缺乏護理技巧與方法,在患者輔助檢查的過程中,人力護送不足,或護送途中,護理人員的警覺性不高,尤其是患者在如廁和沐浴時看護不嚴,導致患者借故逃跑,在病人戶外活動中,未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護士過于依賴家屬的現象也較為普遍。
2、精神患者方面
精神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在思想上、行為上、情感上、感知上均和常人存在較大的差異。通常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會突然發生傷人、沖動毀物、自殺、興奮、拒絕治療、逃跑等行為,使得護患溝通和護理安全增加很大的難度。
3、精神患者家屬方面
病患家屬對精神病缺乏有關的知識,對病人治療與護理的期望值過高,心理承受的壓力過大。對精神病的預后缺乏了解,尤其是一些新發病的患者家屬或者難治愈的病人家屬。他們對醫院、對護理人員均給予過高的期望,病人出現閃失,家屬難以接受。
4、設施管理方面
在對精神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由于在用藥方面、物品安放、設施配備等方面的不合理,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如藥物配伍及給藥的途徑不當。藥品保管不合理,病患使用物品存在危險,如:剪、刀,繩之類的。設施不安全方面,如桌椅不穩固、門窗不牢固等等。病房的結構安排不合理,使得家屬探視或者有關人員易將危險品交給患者,為護理安全管理帶來難度。
二、提高精神科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
1、病房環境結構盡量符合精神科病房的特點
門窗牢固結實。衛生間里有扶手,病房內無裸露的電線。各病房門應安有通用鎖,一樓有一個大的活動室,便于集中管理。有配餐間,由食堂送飯菜到病區開飯。病房安有監控器便于觀察。
2、教育護士做好自身安全管理
加強自我防護,儀表整潔且勿濃妝,言行舉止規范與患者接觸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進出衛生間、庫房、治療室、辦公室、值班室等防患者尾隨,妥善保管好病區鑰匙;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異常先兆,及時處理,對有攻擊行為的患者,做到語言柔和避免刺激性的語言,隨時使自己處于易脫離危險的環境;日常工作中,護士與護士之間互相關注發現危險及時協助,對于存在鐘情妄想的男患者,女護士應適當回避,對幻覺妄想的患者,護士被涉及懷疑對象時,提高警惕;當患者發生攻擊行為時,護士要臨危不亂,評估現場狀況妥善安排安保人員一起及時采取措施,在控制患者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3、加強危險物品的管理
危險物品就是可引起自殺、傷人、毀物、逃跑的工具,包括銳利物品:刀、剪、針、鐵器;玻璃用品:杯、碗、瓶罐、鏡子等;繩索:約束帶、繩子、皮帶、鞋帶等;裝飾品:項鏈、首飾等;藥品和醫療器械;打火機、鑰匙、清掃用具和維修工具,以上各類危險品;可搬起的重物:木凳、磚頭等,必須妥善放置,對入院、會客、假出院返回、外出活動返回等患者,均需做好安全檢查,嚴防危險物品帶進病房。治療用品、維修用品和工娛用品等,用時專人看護,用后及時收回,一旦丟失應立即找回。
4、 合理調配資源,改善護理環境
精神科護理工作繁重而風險大,且多以女護理人員為主,在工作中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情緒極易波動,從而給患者造成不良影響。院方應從減輕護理工作人員壓力源的角度考慮,首先要保證足夠的護理人員在崗,然后根據各科室的實際情況結合各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護理人員,靈活安排班次;在周末要適當增加排班,保證工作持續安全進行;對護理人員休息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長時間工作帶來的身心壓力;針對精神病患者對醫務人員懷有畏懼心理的特點,強調醫護配合,要求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重視護理工作人員的反饋意見,并積極協助護理人員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可相對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并促進醫護人員交流,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5、加強護理管理,落實安全檢查
建立護理部-科室護士長-全體護理人員的安全網絡體系,護士長要加強對病房內各個護理關鍵環節的檢查,關注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加強醫護交流。護理人員要分工配合,在進餐、服藥、洗澡、活動時加強查對,防止藏藥、拒食、摔倒、外逃等;對病房內物品嚴格登記,嚴格交接班,對可能出現沖動、自傷行為的患者如有必要進行保護性約束且重點關注;對病房內基礎設施隨時進行檢查,如有損壞及時進行維修;動員患者相互監督,可有效地降低工作強度并可促進護患交流。
6、加強設施管理
護理人員應定期對病房的窗、門、鎖等設施加以安全檢查,對于存儲的搶救藥品,必須每天進行核對,以防突發意外發生時,在藥品方面有所保證。搶救設備也要必須隨時配備齊全。應加強對病房內、公共場所的危險物品的檢查。對于新進的精神患者或者假滿回院的患者、探視精神患者的人員應實行重點檢查,堅決杜絕火柴、剪刀等危險物品進入病房內,以減少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總之,做好精神患者的安全工作,不僅能夠保障患者的身體上的安全,還能夠促進患者的恢復,對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治療質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芙蓉,宣彩英.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倫理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20(3):111-113.
[2]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349.
[3]魏方艷,周愛英.淺談精神科護理的風險管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1,20(5):476-478.
[4]曹新妹.實用精神科護理[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