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質護理,是一種在護理服務中融入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的,在為患者提供專業技術及基礎護理服務的同時,強調“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模式。目前,我國正在廣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從該項工程現階段取得的成效來看,其不僅有效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對于少數民族地區來說,地域文化差異影響較大,更有必要開展優質護理,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本文從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當前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優質護理;少數民族地區;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2-0100-01
為響應衛生部2010年提出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號召,我院從實際情況出發,以文件精神為宗旨,成立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領導小組,擬定了優質護理實施方案,在試點病區中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歷經幾年的臨床實踐,本院的護理質量有了大幅提升,同時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了明顯提高。但由于人們受地域文化差異影響較大,所以在優質護理開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現就本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存在的問題綜述如下。
1 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的重要性
1.1 提升醫療質量
在醫院醫療服務中,護理工作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臨床醫師雖負責治療患者疾病,但也不能隨時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從而難以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容易影響治療效果[1]。開展優質護理,加強病房巡視,能讓護理人員有更多與患者接觸、交流的機會,有利于護理人員觀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為臨床醫師調整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從而加快患者康復進程,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質量。
1.2 提高患者滿意度
在少數民族地區,患者多為少數民族同胞,由于文化地域差異,不同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個人信仰、性格、語言等方面有所差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以熱情的服務、真誠的態度為患者提供服務,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人性化護理,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孤獨、恐懼、焦慮、緊張情緒,感受到來自醫務人員的關心與體貼,改善護患關系,從而提升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2]。
2 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存在的問題
2.1 患者方面
我院位于少數民族地區,所在縣市以彝族人民居多,本院住院病人中約有50%以上都為彝族同胞。由于少數民族同胞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性、風俗習慣等方面與漢族人民有較大差異,所以這也給優質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醫護人員方面
務簡單地理解為生活護理的有效落實。然而實際上,不少護理人員對護理服務、基礎護理都沒有足夠的認識,日常工作中也僅是機械地完成醫囑及常規護理,缺乏主動服務意識,“隨大流”思想嚴重,并未對優質護理服務理念進行深入探討,而只是持應付態度。
在一定程度上,優質護理服務試點工程也是對護理工作的一次改革,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普遍存在醫療資源匱乏,醫療條件較差、人員不足等現象。因此,有醫護人員認為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難度較大,且難以取得成效[3]。
從我院現有的護理人員隊伍來看,有超過50%的護士都為中專學歷,有1/3左右的護理人員都為低年資護士,護理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整體素質普遍不高,所以在思想上對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認識還不足,也沒有較強的學習精神、競爭意識。
3 關于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的對策研究
3.1 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認識
在全院范圍內召開動員大會,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相關文件內容,指出優質護理工作重點,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借鑒、學習其他醫院的成功經驗,增強全院醫護人員的信心。護理部要將護理服務相關資料(如《臨床護理實踐指南》、《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住院患者護理項目》等)下發到每位護士手中,保證人手一冊。讓護理人員認真閱讀,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嚴于律己。定期開展優質護理主題座談會,在會議中就“我的職責”、“我該做什么”等問題進行討論,各科室間要加強交流,相互借鑒、學習好的護理方法[4]。最終讓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有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增強主動服務意識。
3.2 合理配置資源
護理部應根據護理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如溝通能力、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工作能力、應急能力等,設立總務護士、責任護士、責任組長、辦公護士、護士長崗位。由工作能力強的護理人員或主管護師擔任責任組長,并對護理人員工作流程、崗位職責進行優化、調整。落實APN排班制,加強晚間及晨間護理。
3.3 提高護理人員素質
要實現優質護理,扎實的護理專科知識是保障。對于信息來源有限、專業知識薄弱等問題,醫院可組織骨干護士到上級醫院進行學習或參加專業的護理操作、護理知識培訓,同時,護理部還要重點加強常規基礎護理培訓,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另外,護理部還可定期開展崗位技能競賽、護患溝通模擬演練等活動,從而讓護理培訓與臨床工作更為貼近,提高護理培訓的實用性。
4 總結
優質護理,是一種在護理服務中融入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的,在為患者提供專業技術及基礎護理服務的同時,強調“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模式。對于少數民族地區來說,地域文化差異影響較大,更有必要開展優質護理,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在少數民族地區醫院開展優質護理,不僅能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讓更多的少數民族患者獲益。
參考文獻:
[1] 晁曉萍.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臨床實踐[J].中外健康文摘 ,2012,(47):336-336.
[2] 古麗夏,李玉娟.優質護理在泌尿外科少數民族患者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2):117-118.
[3] 楊維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優質護理活動的探討[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5):85-86.
[4] 王衛霞.少數民族地區實施優質護理的實踐與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0,05(36):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