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學齡前兒童乙肝疫苗接種情況,評價疫苗接種后的免疫效果,為我國乙肝防治示范區(qū)的建設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我市村0~6歲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檢測所有兒童血清抗-HBs,并收集研究對象基本信息。結果: 我市乙肝疫苗接種率為99.11%,抗-HBs陽性率為49.19%。各個年齡組間抗-HBs陽性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9.73,P<0.001),且抗-HBs陽性率隨年齡增大而逐漸降低(Z=-5.10, P<0.001);此外,城市兒童抗-HBs陽性率高于農(nóng)村兒童(X2=10.01, P=0.002)。結論:我市學齡前兒童抗-HBs陽性率較低,抗體陽性率水平下降快。因此,提高免疫劑量,加強農(nóng)村邊遠地區(qū)學齡前兒童抗體水平監(jiān)測和疫苗補種工作,對于控制當?shù)匾腋我咔橛惺种匾囊饬x。
關鍵詞:兒童;學齡前(2-5); 肝炎抗體;乙型;接種; 疫苗
【中圖分類號】 R18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2-0106-01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我國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流行地區(qū),乙肝病毒感染是發(fā)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大多數(sh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發(fā)生于兒童期,感染發(fā)生的年齡是影響感染結局的一個重要因素,感染年齡越早,慢性化率越高。學齡前兒童乙肝慢性化率為25%,成年人為3%~10%。所以乙肝預防的重點是嬰幼兒,我國自1992年起實施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聯(lián)合接種的免疫方案,有效的預防了乙肝病毒兒童期感染,大大降低了嬰幼兒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在乙肝高流行且經(jīng)濟相對較差的地區(qū),調(diào)查研究學齡前兒童乙肝疫苗接種和免疫情況,對于做好重點人群免疫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按照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以自然村或城市社區(qū)為群,共隨機抽取29個城市社區(qū)或自然村。由于部分兒童未能配合調(diào)查,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共收集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675人作為研究對象。
1.2 標本收集
所有兒童采集頭部靜脈或肘靜脈血樣3~5ml。經(jīng)1 500rpm離心分離后,血清-20℃保存。
1.3 現(xiàn)場調(diào)查
采用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表,詢問兒童監(jiān)護人家庭一般情況和小兒的乙肝疫苗接種情況。
1.4 實驗方法
先后使用兩種不同廠家所生產(chǎn)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檢測血清抗-HBs,試劑盒分別購于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008012)和北京萬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號:R20100904),檢測步驟及結果判斷按照說明書進行,結果由全自動酶聯(lián)檢測儀(KHB-ST36)讀出。若兩次檢測結果不一致,使用美國雅培公司診斷試劑盒進行復測(批號:95706LF00)。
1.5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AS 9.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之間率的比較或多組間率的比較采用2檢驗及Cochran-Armitage趨勢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參加本次調(diào)查的兒童中有城市人口86名(12.74%),農(nóng)村人口589名(87.26%),男性414名(61.33%),女性261名(38.67%),年齡最小的0歲,最大的6歲,平均年齡(4.56±1.42)歲,漢族628人,回族19人,藏族28人。乙肝疫苗接種率為99.11%,乙肝抗-HBs陽性率為49.19%。
2.2 不同年齡段抗-HBs陽性率比較
參加本次調(diào)查的兒童0~、1~、2~、3~、4~、5~歲各個年齡段的抗-HBs陽性率分別為81.08%、68.89%、57.14%、49.02%、43.29%、43.18%。抗-HBs陽性率在0~歲年齡組最高,各年齡組間抗體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9.73,P<0.001),經(jīng)Cochran-Armitage趨勢X2檢驗,抗-HBs陽性率隨年齡增大而降低(Z=-5.10, P<0.001)。
2.3 不同性別兒童抗-HBs陽性率比較
男童抗-HBs陽性人數(shù)為208人,陽性率為50.24%,女童中抗-HBs陽性人數(shù)為124人,陽性率為47.51%,不同性別兒童抗-HBs陽性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48,P=0.498)。
2.4 不同戶籍地兒童抗-HBs陽性率比較
參加調(diào)查的城市戶口兒童抗-HBs陽性56人,陽性率為65.11%,農(nóng)村戶口兒童抗-HBs陽性276人,陽性率為46.86%。城市兒童抗-HBs陽性率高于農(nóng)村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0.01,P=0.002)。
3 討論
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fā)的地區(qū),自1992年以來,中國衛(wèi)生部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規(guī)劃管理,乙肝病毒感染狀況正逐步得到改善。2002年起,國家免去了乙肝疫苗的費用,規(guī)定新生兒出生后24 h內(nèi)免費接種乙肝疫苗。這一規(guī)定出臺后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近年來西部貧困地區(qū)乙肝疫苗接種率和抗-HBs陽性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調(diào)查研究顯示近幾年來我國西部省份的兒童乙肝疫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兒童抗-HBs陽性率達到60%以上。本次調(diào)查結果表明,我市學齡前兒童乙肝疫苗接種率較高,但是抗-HBs陽性率水平與其他地區(qū)相比較低。
對學齡前兒童抗-HBs陽性率按照年齡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xiàn)學齡前兒童抗-HBs陽性率隨年齡增大逐漸降低,抗-HBs陽性率3歲之前降幅明顯,3歲之后抗-HBs陽性率趨于穩(wěn)定。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劑量應結合不同地區(qū)乙肝病毒感染流行情況來確定。例如印度、西班牙和德國等國家選擇10 μg劑量乙肝疫苗用于新生兒接種,這樣可以使抗體陽性維持時間更長。此外,中國臺灣學者研究認為,在乙肝病毒高流行地區(qū),低劑量乙肝疫苗可能導致免疫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提高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劑量。此外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城市兒童抗-HBs陽性率高于農(nóng)村兒童,說明農(nóng)村兒童的乙肝病毒免疫水平較低,所以目前乙肝病毒預防控制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農(nóng)村邊遠地區(qū),做好農(nóng)村兒童抗體水平監(jiān)測和疫苗查漏補種工作。
綜上所述,我市學齡前兒童乙肝病毒疫苗接種和免疫情況的主要問題體現(xiàn)在抗-HBs陽性率較低,抗-HBs陽性率下降速度快。這對于我市當?shù)叵嚓P部門的新生兒乙肝免疫預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制定相關針對性措施提高學齡前兒童抗-HBs陽性水平,對于控制我市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