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國醫藥購銷體制改革不到位、機制不健全、法規建設不完備,醫藥商業賄賂形式多樣、手段隱蔽、糾而復生、打而不絕,成了一個頑癥,醫療行業醫藥購銷商業賄賂案件仍呈現出高發易發的特征。2006年3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出了《關于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意見》,近年來,我省上下更是掀起了治理商業賄賂浪潮,作為治理重點的醫藥購銷領域正經歷著一場規范醫藥市場秩序、企業行為和行政權力的風暴。
關鍵詞:治理; 醫藥購銷; 商業賄賂;淺析
【中圖分類號】 R194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2-0114-01
筆者根據幾年來參與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實踐,在對該領域商業賄賂的表象特點、主要環節及形式進行必要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治理對策作出粗淺的分析。
一、主要賄賂對象
醫療衛生行業發生的商業賄賂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受賄對象明顯,那些掌握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采購與使用權力的各級干部和工作人員,成為謀求不正當利益的集團或個人進攻的目標。
一是公立醫院的領導干部。按照醫院內部分工,實行院長負責制,醫院采購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都必須由院級領導研究決策,因此,掌握著決定權的院級領導成為進攻的主要目標。
二是職能科室的負責人。公立醫療機構在采購醫藥產品環節中,職能科室的負責人掌握著第一手資料,尤其是設備科長、藥劑科長,他們的意見或建議通常情況下會左右領導干部或藥事委員會、設備管理委員會成員;單位進什么藥、進多少藥、什么時候結算等等,其話語權份量很重。從而成為醫藥代表進攻的重要對象。
三是臨床科室的負責人。醫藥產品進了醫院后,必須在臨床使用后,生產和經銷企業才會獲得利潤。而臨床科室負責人掌握著醫藥產品的推薦權、評價權、選擇權和使用權,往往成為不法醫藥代表的重點促銷對象。
四是醫院內重點崗位工作人員。不法醫藥代表通過行賄手段拉攏藥劑科、設備科、信息科等重點崗位工作人員,為其獲取醫院內部的信息統計提供服務。
二、主要環節
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所涉及的主要環節有:一是藥品、設備定價環節。通過對國家、省級物價審批部門工作人員行賄,虛高藥品、設備的價格。二是藥品、設備的采購環節。通過行賄,使自己的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順利中標,獲得采購。三是臨床環節。通過提成、返點、回扣等手段,促使醫院、醫生盡可能多地使用自己的藥品、設備和耗材。
三、主要形式
(一)貨幣賄賂。貨幣賄賂通常指的是不法醫藥代表給予的醫藥回扣,這是商業賄賂的主要形式。
(二)實物賄賂。
(三)組織旅游。組織旅游一般是指不法醫藥代表為了獲得醫藥產品銷售機會,假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為由組織出國出境游玩,從而為其產品進入醫院打開通道。
(四)娛樂場所消費。不法醫藥代表通常以宴請、唱歌、打牌等形式邀請掌握醫藥產品采購、使用權力的人員參加,借此培養感情,疏通關系,而一般醫務人員誤認為與他們吃吃喝喝出不了大錯,放松了警惕。
(五)其他賄賂形式。在查處某院級領導收賄犯罪案件中,某制藥企業的女代表以性賄賂達到了藥品進醫院的目的。所以性賄賂成為商業賄賂的一個表現形式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四、對策思考
當前,遏制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犯罪,使商業賄賂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外部條件需要改革不合理的醫療衛生和醫藥產品流通體制,有效控制醫藥產品價格,完善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內部環境需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主要對策是:
(一)改進我市現行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模式。現行的藥品集中招標和中介代理模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流通環節,藥品集中招標價格比縣以下醫療機構聯合采購高30%,比民營醫療機構自主采購高20%左右,虛高的藥價最終轉嫁到患者身上。我們認為,應該改進現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模式,建立由市政府主導的、市招投標中心搭建的信息服務平臺,免費提供招標服務,直接招藥品生產企業的藥品,不招經銷企業的藥品,醫療機構僅參加“用藥目錄”的審定,不再充當主體角色。明確藥品生產企業委托配送服務。
(二)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充分發揮監督制約的職能作用,是預防行業腐敗和職務犯罪的關鍵。強化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控職能,實施跟蹤管理,及時掌握情況,實行目標管理考核。加強醫院內部的自我管理和監督,醫院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切實履行職能,在收支情況依上級授權進行監督,并提出監督意見。
(三)大力開展反腐倡廉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人民利益,促進社會和諧,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共同構筑抵制和預防商業賄賂和不正之風的思想道德防線,形成 “珍惜高尚職業,構建廉潔衛生”的良好風尚。
(四)依法規范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執業行為。一方面要通過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和分配制度改革,提高醫務人員的勞動報酬,體現醫務人員知識、風險、責任價值;另一方面要對醫務人員的執業行為加強管理監督,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把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質量、處方用藥合理性、誠實信用情況納入評價考核機制,與醫生的個人利益掛鉤。對在廉潔行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給予獎勵,對涉嫌違法違紀的商業賄賂問題,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堅決查處,一查到底。
(五)建立健全防治商業賄賂的各項制度。結合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的要求,健全醫院院務公開制度,向社會公開醫療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藥品及醫用耗材價格、投訴舉報電話、藥械物資招標采購情況等內容;對推廣藥品使用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對臨床非法促銷等行為堅決采取停藥、取銷中標資格等處理;完善醫生處方管理制度、藥房評價制度,堵住醫生收受回扣的漏洞;健全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監管。
(六)依法嚴肅懲處違法違紀違規案件。嚴肅查處領導干部和國家公務員濫用權力、謀取非法利益的違法違紀案件。堅持預防為主、重在預防的方針,對醫藥購銷各個環節、各個層次出現的苗頭性問題,落實誡勉談話、信訪監督談話等防范措施。通過標本兼治和源頭治理,使醫療行業商業賄賂違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嚴重違紀案件明顯減少,不良投訴明顯下降,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