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檢驗醫學的不斷發展,檢測技術不斷完善,檢驗的儀器設備也趨向于全自動化、微量化,醫學顯微鏡在檢驗醫學確實必不可少的檢驗儀器,而在檢驗過程中應該更好的對其進行維護和管理,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和提高其檢驗的正確率。顯微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檢驗標本的結果,因此必須要使用好顯微鏡,充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掌握正確的使用和維護保養方法,提高顯微鏡的利用率。
關鍵詞:顯微鏡;維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28-01
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在檢驗醫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儀器,它的完好率是保證檢驗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做好顯微鏡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對提高顯微鏡的完好率、使用壽命和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1 醫學顯微鏡的環境要求及使用
1.1 顯微鏡室的環境要求:
檢驗醫學是一門對專業技術要求高的學科,檢驗結果直接關系到臨床診斷結果和治療方向,而在檢驗前這個階段對檢驗結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首先就是確保檢驗儀器的完好性,由于顯微鏡室工作環境條件的特殊性,需要把其放置在避免陽光直射、高溫、潮濕、灰塵和揮發性酸堿等腐蝕性氣體影響的地方。同時,在有條件的檢驗室可以安裝空調或者除濕機,顯微鏡室的室內適宜的溫度應該保持在10℃-40℃范圍內,還務必要經常保持顯微鏡室內整潔、干凈,并要求供電電壓穩定,以防電壓不穩燒壞顯微鏡。檢驗室的工作人員需要盡量做到使用當天及時檢查維護,定期對其進行大小維護,保持顯微鏡的清潔,避免灰塵、水、油漬以及化學試劑的污染。
1.2 日常使用:
對于顯微鏡來說,它是屬于精密光學儀器,在取送的時候一定要輕拿輕放,應該用一只手托住鏡座,另外一只手握住鏡臂,鏡身不要傾斜或者搖擺,以免損壞顯微鏡。在使用顯微鏡的時候,應該將其放置在緊固穩定的工作臺上,并且距離桌子邊緣3-4cm處,在轉換物鏡鏡頭的時候,不能夠直接轉動物鏡鏡頭,需要轉動轉換器來帶動鏡頭的轉換;在使用高倍鏡的時候,不能夠用粗對焦螺旋來對焦距進行調節,以免移動距離過大,從而損壞物鏡和玻片,在使用完成后,必須堅持載物臺、物鏡鏡頭上面是否有遺留物品,是否被污染,在發現情況時應該緊急做好處理,擦拭干凈。
由于檢驗人員對儀器的不熟悉或不按照說明書來操作,就會導致試驗結果出現差錯或偏差;同時,由于不注重對儀器進行保養,儀器內部零件老化,損耗沒有及時發現就會導致試驗結果出現系統誤差;另外,所使用的檢測試劑與儀器設備要求不符,不僅對儀器造成一定的損害,同時也會影響試驗結果。
2 顯微鏡部件的日常維護
對于顯微鏡來說,其主要的部件有機械部件和光學部件,而對顯微鏡的維護也重點就在這兩大部件。首先是機械部件,它主要包括目鏡筒、鏡臂、鏡座、鏡頭轉換器、載物臺、粗細對焦螺旋等,對機械部件維護來說,一般采用軟布蘸水去擦拭就可以了,對于一些比較頑固的油漬等可用軟性的清潔劑來進行清洗,但千萬不能用腐蝕性的清洗劑來擦拭部件。在一些機械零件受潮后,很容易生銹,應該在顯微鏡鏡箱內放置一些干燥劑,并定期在機械滑動部位涂上潤滑油靈活轉動。
對于顯微鏡的光學部件來說,它主要決定了顯微鏡的成像質量,主要包括目鏡、物鏡、聚光鏡和燈泡等,這些部件表面的清潔尤為重要。一般采用先吹后刷再擦拭的方法,在擦拭透鏡之前應該先吹掉鏡頭表面的灰塵顆粒,并結合軟毛刷進行吹刷,從而可以避免灰塵劃傷鏡片,再用擦鏡紙蘸取新鮮的清潔液來進行擦拭,在擦拭的過程中最好從部件的中央開始,并由內向外進行逆時針擦拭,從而將污物除去,達到清潔部件的效果。
醫學顯微鏡德爾日常維護和管理對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完好性是非常有好處的,不僅要對其進行整體保養,要把其放在干燥陰涼、無塵無污染的地方,在使用之后還要用干凈的軟布擦拭干凈,并定期進行圖像處理系統的維護,檢查各種連接插件、接口是否松動,并對數據進行及時備份。
3 體會
除此之外,檢驗科室還可以建立一種比較完善的醫學顯微鏡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制度,規定對顯微鏡室的環境條件規定、顯微鏡的使用條件、檔案登記、使用操作以及維護注意事項等都在制度當中寫明,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和具體化的管理使得顯微鏡的使用壽命提高,保證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醫學顯微鏡是檢驗醫學不可缺少的精密檢驗儀器,檢驗工作人員在平時應該重視對它的規范使用及維護,只有注重對顯微鏡的日常保養和管理,才能夠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它的利用率,更好的為臨床檢驗醫學提供清晰的物像和準確的數據。
參考文獻
[1]蘇文.淺談實驗室顯微鏡的保養與維護.中醫臨床研究2011,3(7):111-112.
[2]馬國華.顯微鏡的保管與清潔.醫學動物防制.2000,16(10):560-561.
[3]陳海波.生物顯微鏡的使用與維護.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9,31(5):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