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復觀是“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讀書方法也是獨出機杼。
讀書首先要“取法乎上”,他主張決不讀二流以下的書。對此,他以女人戴首飾為喻做了說明,他說:“鄉下女人,戴滿許多鍍金的銅鐲子,自以為華貴,其實一錢不值;倒不如戴一只真金的小戒指,還算的一點積蓄。這就是情愿少讀,但必須讀第一流著作的道理。”
他認為讀書要有針對性,不讀與自己研究無關的書。鑒于人的精力有限,并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徐先生認為“非萬不得已,不讀與自己的研究無關的書。”
先讀今人研究成果,再讀原著。他認為讀中國古典或研究古典中的某一問題時,一定要把可以收集到的后人的研究,尤其是今人的有關研究,先看清楚弄明白,在仔細去讀原著。他認為,“看了后人的研究,再細讀原典,這對于原典及后人研究工作的了解和評價,容易有把握,并常發現尚有許多工作須要我們去做。”
多做摘抄工作。他說:“我讀書的一個重要門徑便是摘抄……摘抄工作,實際是讀書的水磨功夫……摘抄一遍,可以幫助記憶,并便于提挈全書的內容,匯成幾個重要的觀點。這是最笨的功夫,但我讀一生的書,只有在這幾年的笨工作中,才得到一點受用。”
讀書要有目的、方向和立足點。徐先生認為,讀書光有興趣是不行的,還有加上一個目的。他說,為了某個追求而打開書本和漫無目標的讀書,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讀書一定要有一個要達到的目的、要有一個方向和立足點,否則就像一個流浪人,錢到手就花掉;縱然經手的錢不少,但到頭來還是兩手空空。
總之,徐先生的這些讀書觀,來自于他親身的經歷,是他一生讀書治學的經驗總結,對今天我們的讀書治學,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摘自作者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