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四個方面闡釋如何解放雙手,從而進一步得出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的深遠意義。
關鍵詞:“偷懶”班主任;方法;意義
一、概念界定
所謂做一名會“偷懶”的班主任并不是對班級管理不聞不問,而是要求班主任在有限的時間里合理安排時間,有效地組織班級管理,從而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班主任。
二、如何解放雙手,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
鄭學志《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很多時候,我們總想管住學生,因此,當我們管不住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制定規章制度,想方設法去說服壓制,想方設法去各個擊破。但是,我們從來沒想過:管不住,是不是我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是不是一開始我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因此,解放雙手,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必須從管理方式入手。
1.班干部的建設
常言道,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左右手”,班主任的“眼睛”。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偷懶”的班主任必須有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作為全班學生的領頭人,不僅僅是聯系班主任和全班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還是班級各項工作的組織者和執行者,與此同時,也是班級的骨干和核心。毫無疑問,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素質優良、團結協作、富有活力并且能夠獨立工作的班干部隊伍。
作為一名“偷懶”的班主任如何選合適的班干部人選?首先,要向學生明確班干部的人選和學習成績是不掛鉤的。我們要選的是可以真心為班級服務并且有能力為班級服務的學生;其次,在充分尊重學生選擇意愿的同時了解該學生被選擇的原因;最后,通過競聘的形式觀察學生說話的語速、語調及上臺演說的儀態等,判斷該學生適合怎樣的工作崗位。班主任在選定班干部后必須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以班長為核心,形成團結互助、熱心為學生服務的班委會。當班級管理出現分歧以及問題的時候,班主任要及時召開班委會議,找原因、想辦法。
2.班級民主管理
長期以來,許多學生家長甚至老師都一直認為一個負責任、優秀的班主任理所應當地管理班級大大小小的事務,事必躬親。實際上,現在看來就是一種錯誤的管理方式。班主任過多地管理壓制學生的身心發展,無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因此,作為一個解放雙手、“偷懶”的班主任就應該讓班級學生做到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實現自我管理,這也是目前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最佳詮釋。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可以提高學生的責任感,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學會聆聽,而不是指責,要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充分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信心,把自己手中一些可以放開的權利都交歸學生,由學生行使權利,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讓學生感到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班級的民主管理還要注意公平和公正,班主任應該把民主管理的機會帶給每一位學生,在大家共同的管理和監督下把自己管好、班級管好。
3.獎懲制度分明
獎懲制度分明一直是管理有序的一個有效方法。對于遵守紀律規范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鼓勵與表揚,讓這樣的一批學生起到先鋒模范的作用。一方面,受表揚的學生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發揚好的品格,另一方面,他們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引導大家遵守規范,從而創造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對于違反紀律規范的學生,班主任要督促其教育改正。一方面,可以指引他們遵守規范,另一方面也是給大家一個警告。
4.合理利用班會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每周第一節的班會課總結上周的學生表現情況,好的方面如何保持與發揚、不好的方面如何糾正與提高,這些都是班主任必須注意的事項。這樣的有效總結與反思才能夠讓班主任放心地做一個“偷懶”的管理者。
此外,班會課還可以是一節豐富多彩的活動課,班主任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建言獻策,投票選取大家心目中的班會主題,開展特色班會日。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與學生的關系、學生與老師的關系,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喚醒他們的自我塑造意識,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解放雙手,做一個會“偷懶”班主任的意義
解放雙手,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有利于學生發展健全人格。長期以來,班主任的事必躬親壓制了學生成長的個性,不利于學生發展健全人格。目前,素質教育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讓班主任學會放權,讓學生學會自我成長,發展健全人格。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是在用指引的方式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自我管理、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發散思維、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著深遠的意義的。
解放雙手,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管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鄭學志.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劉利紅,女,1985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鄺維煜紀念中學,研究方向: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