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學階段,班級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因此,作為班主任,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且重要的工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目標不僅是要求優異的學習成績,而且是更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賦予了班主任全新的任務。總之,初中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實踐班級管理這門藝術。
關鍵詞:班級;班主任;管理;新課改;藝術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教學工作更傾向于著眼學生的未來,通過教育實現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新課標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相比,傳統的初中班級管理方法的諸多弊端日益暴露,主要體現在:班級管理突出權威主義,影響著師生的互動和促進;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班級管理重視班級紀律整齊劃一,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單一的管理方式,制約著學生個性的發展;班級管理與家庭教育聯系較少,忽視家庭教育;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等。接下來筆者就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來推動班級管理藝術的滲透。
一、班級管理因材施教的藝術
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檢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管理方針,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并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長,對其進行特定的輔導延伸,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性格、學習基礎等特征;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例如,部分學生對數學、物理等偏理科的知識感興趣,班主任則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搜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潛能;還可組織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展示自身的特長。班主任在了解學生特長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不足之處,針對不同學生的缺點對癥下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總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展示因材施教的藝術,保持學生個性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班級管理體制建立的藝術
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建立有效的班級管理體制,以規范學生在班級日常中的學習和活動行為,讓學生按照班級管理條例來約束自身不正當的行為,徹底消除學生的違規心理,摒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的榮辱觀,從而提升班級整體品質。例如,班主任可以建立有效的“三維立體”管理機制,首先,制訂合理的班級日常生活、學習管理條例,為學生提供日常行為活動的參照標準。當學生違反管理條例時,班主任要酌情對所犯錯誤進行處理,及時糾正。其次,建立責任界限明確的班干部管理體系,發揮學生管理學生內部事務的優勢,讓班級中的問題和矛盾最早的發現,并最快地解決,利用班干部的橋梁作用,有利于班主任掌握班級動態,從而對班級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最后,制訂合理的獎罰制度,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同時,對于在學習和道德上落后的學生給予懲戒,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斷端正自身的行為,共同提升整個班級的綜合水平。
三、班級管理情感教育的藝術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不是要控制學生,而是要了解學生、愛護學生。班主任了解學生的過程,就是建立信任的過程,只有師生間相互了解才能夠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共同提升。班主任情感的投入是前提。首先,要關切并深思熟慮地觸及學生的心靈,和學生做知心朋友,建立互相信任的情感態度,為日后的班級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其次,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不能只顧班級管理和班級利益而傷害學生的自尊,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能在全班同學面前惡語辱罵,而應心平氣和、因勢利導地進行勸解。最后,想要真正地做好初中班級的管理工作,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班主任做到帶頭作用,投入真情去關愛學生,在情感上的親近更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這種愛轉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郭穎.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學周刊,2012(22).
作者簡介:李雪,男,1981年出生,本科,歷史學專業,中國共產黨黨員。2005年工作至今,多年來一直從事初中歷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