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守學生在我國的學生中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群體,教育問題本身就處于不斷的探索中,留守學生的教育更應讓教師重視,積極地探索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教師必不可少的任務。
關鍵詞:留守學生;教育;中職
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城鎮化發展迅速,城市的空間大大擴展,城市中的就業機會也越來越多,這樣給農村的勞動力增加了發展空間,由于大人紛紛進城務工,孩子便留在家。
根據我本人的教育工作調查,在中職學校中一個班幾乎90%的學生都是留守學生,剩下10%的學生的父母也不是全在家,他們因為本身就出生在城市,因此父母并沒有遠離,而是就近找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基本也是早出晚歸,因此在中職學校真正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少之又少。
一、中職學校留守學生的特點
1.中職學校留守學生都是來自于各個地區,他們在原來的學校基本是調皮類型的孩子,并且較少得到老師、同學的關愛。
2.學習成績差,他們的心思大部分不在學習上。根據統計中職學校的學生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大部分是置之不理,他們對于成績不是很在乎。
3.性格內向,他們基本不跟老師、同學溝通,大部分的學生在一個班學習很長時間了,對于班上的同學都不了解。
4.脾氣暴躁,或許因為他們家庭的關系,也或許因為他們年輕氣盛的關系,他們多數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二、造成中職學校留守學生種種問題的原因
1.缺少家庭關愛、溝通。因為生計問題父母都外出打工,一年都見不到幾天。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更何況長期不見,見到時基本是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當出現問題時,因為他們本來就缺少溝通,父母很可能就直接武力解決問題,從而使孩子遇到問題也喜歡用武力解決,造就了他們暴躁、偏執的個性。
2.隔代教育,我們都知道農村的爺爺奶奶等大部分都是忙農活,沒時間關心隔代孩子的學習問題。而農村孩子回到家還要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們回到家很少有時間做作業,從而成績較差。
3.學校因為各種競爭有升學的壓力,所以在中學里面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得到老師的關愛較少,沒有同學的崇拜,因此他們越來越自卑、內向,也沒有了集體的概念。
留守學生已經形成了,他們的問題也存在已久。他們升不了普通高中,全部集中到了中職學校,這里是一個新的環境。
三、中職學校的老師應該做好的幾方面工作
1.用愛教育,既然他們不講衛生、生活習慣差,那么他們來到學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到寢室教他們如何洗衣、如何疊被子,安排好他們做寢室清潔的順序。其次,每天利用半小時的時間教育他們講衛生的好處,教育他們清潔自己生活的環境。
2.耐心與他們溝通,講寓言故事、引用實際的例子說明集體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當他們犯錯時用足夠的時間幫他們分析自己的問題在哪里,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處理。教育他們好好珍惜自己的讀書機會,不要跟隨社會不良青年。
3.多給他們鼓勵,少批評。他們在原來的學校得到的批評已經很多了,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在他們的各種表現中去發現他們的優點,時常鼓勵他們。
4.從心理方面輔導他們,他們內向、偏執、暴躁的個性是因為膽小,缺乏朋友、缺乏溝通造成的。那么他們來到學校,老師要首先成為他們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故事,關心他們的一切,從心理上疏導他們,讓他們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學會和不同性格的同學相處。
總之,留守學生在中職學校是非常普遍的,他們的教育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需要很好的解決,這就需要父母、社會、老師的共同努力。希望父母與孩子多些溝通,社會多些關注,老師多些關愛、耐心,讓我們對這些心靈脆弱的孩子多些愛的呵護。
參考文獻:
陳杰山.中職班級管理工作設計[J].當代職業教育,2013(2).
作者簡介:李玲,女,1985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農業學校,研究方向:計算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