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更重要的任務是樹立自信。只有自信才能相信自己能成功。闡述如何幫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走向成功。
關鍵詞:學生;自信;成功
一、背景
在我國,學有所成才會有更大的擇業空間。于是,為了激勵學生發奮學習,為了督促家長配合提高學習成績,讓學生與家長了解考試排名,將學習好的學生樹為全班的學習楷模,成了包括我在內許多老師的做法。
很多學生由于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失敗及周圍人對其的負面評價,多數人已經初步形成了“我是學習的失敗者”占主導的自我意象,并不自覺地用它來預測自己中學階段的學習結果。由于潛意識的強大作用,無論他們如何努力改變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不斷嘗試去適應中學的學習模式,在多數時候仍然感到自己在學習上是一個失敗者,甚至認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
二、“自我意象”給予的啟示
最重要的心理發現之一是“自我意象”。這種自我意象就是“我屬于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基礎上。就我們自身而言,一旦某種與自身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入這幅“肖像”,它就會變成“真實的”。我們很少去懷疑其可靠性,只會根據它去活動,就像它的確是真實的一樣。某教育家分析統計了學生成績差的原因,認為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
自我意象的發現至少提醒我們:如果教師能以新理論、新科學為依托,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去尋找學生不想學習、想學習又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原因,可能會豁然開朗。教師有必要向學生進行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傳授,并盡可能多地介紹著名的成功人士的經歷和體會,用充足的理由、足夠的證據,幫助學生從理論上正確認識自己,在情感上產生積極的共鳴,為樹立自信心奠定初步的基礎。
三、我的嘗試及感受
1.樹立這樣的觀念:學生到學校來,學好知識是一個重要任務,但更重要的任務是樹立自信
2.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多給學生鼓勵性評價
我是一名家長,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剛踏進校園時那種強烈的新鮮、新奇、興奮,體會著老師一句贊揚、一個蓋在書上的印章,孩子就會激動好長時間,進而轉化為更加積極行動的過程。我想每一位家長肯定和我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成功感與自信,直到走出校門!
我又是一名教師,于是我不斷告訴自己,面對比自己過去有進步的學生,一定要熱烈地擁抱他、贊美他。
因此,不論學生學習好壞,如果上課經常舉手發言,我就通過李開復寫給中國大學生的信,讓他懂得“課堂上發言就是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人交流,這是有思想的表現,有思想的人才可能有大出息”。
3.班主任工作中,不僅僅以學習成績好壞論英雄
(1)盡可能給每個人提供展現自我、鍛煉自己的機會。現實生活中鍛煉組織管理能力幾乎成了好學生的專利,這些學生發展得更全面,好多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失去了展現自我、鍛煉自己的機會。因此我除了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上狠下功夫,從初一剛入學就緊緊抓住學習較吃力的學生不放,協調任課老師或家長盡量不要將“孩子不是學習的料”之類的想法流露給學生外,盡量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學習好點的安排重要工作,學習不好的只要責任心較強就安排桌抽屈整潔、杜絕吃零食、水杯入櫥、圖書角、值日組長、廣播操檢查員、公物檢查維修員、禮儀監督員等管理工作。以此增強學生的責任心、自信心,提高與人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2)用心寫好每一份評語,有效發揮評語的激勵作用。期末撰寫評語時,我不是給學生一個總體的概括性的評價,而是通過鮮活的事例將發現的學生點點滴滴的優點、長處展現出來,比如,“要說班里最優秀的男生是誰?那就是你!長征歌詠比賽,你的朗誦聲音洪亮、聲情并茂,為班級增彩不少;主題班會上你的主持落落大方又不乏幽默,給同學們帶來陣陣歡樂;元旦聯歡會上你表演的小品角色逼真、到位,榮獲最受歡迎節目獎。你寬容大度,體育課上同學不小心弄破你的眼鏡,可你先想到的卻是如何讓對方不必內疚,并執意不肯讓對方賠償……”事實證明這樣的評語更能觸動學生、感動家長,激發學生更大的干勁,取得家長更積極的配合。
(3)召開全體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期末家長會,通過表彰、樹典型的方式強化學生的閃光點,鞏固自信的基石。比如在頒完學習優勝獎后,我這樣介紹了其中的一位:“為什么要給大家介紹凌×呢?因為我發現凌×身上有一種精神非常令人欣賞,那就是不服輸的精神。期中考試后,凌×作為課代表因為沒能進入前10名而沒能當選學習委員,他很遺憾。從那以后我明顯感覺到凌×憋足了勁要進入前10名。比如,幾乎每天放學,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收拾書包出去玩,或在教室又說又笑,可凌×卻坐在椅子上,跟什么都沒看到、什么都沒聽到一樣,聚精會神地學習。我督促他快走,因為值日生要值日了。他說:“老師,讓我再寫一會吧!要不我趴到后面窗臺上寫吧?”以致我真的于心不忍了……”令我沒想到的是我還沒說完,一向清高自傲的他居然當眾流下了眼淚。開學后他對我說他還要進前5名呢!
……
這樣的家長會,雖然教室小,人多、很擠,但我沒有維持一次紀律,因為根本無需維持。從表彰開始,我沒有提議過一次鼓掌,可掌聲不斷,我相信那是大家發自內心的欣賞與鼓勵。
4.精心上好《成功需自信》一課,在學生心中播撒自信的種子
這堂課大體設計是這樣的:用故事《天鵝的悲哀》導入,引導學生分析封建社會長期飼養在城堡周圍的天鵝不飛的原因——認為自己飛不起來了,并回憶生活中類似的念頭,使學生初步感知到了這種念頭可能導致天鵝一樣的悲哀。接著選擇一個自信讓人蛻變、走向成功的典型故事。這個故事要能吸引學生,并激發起要擁有自信的強烈愿望。然后又選擇了學生中較為突出、普遍的現象——“瑞勞動積極,愛幫助人,遵守紀律,就是學習不好,每次考試都是不及格。時間長了,他覺得自己天生不是學習的料,永遠也不可能學習好”,讓大家幫忙出主意:他怎么做才能揚起自信的風帆?通過討論,學生得出以下幾點:(1)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缺點和劣勢。(2)積累成功。(3)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4)克服自卑心理。
我則在合適的地方給學生灌輸了以下幾種觀念:(1)人人都有優點,應這樣想:你有你的優點,我有我的長處。你有優點,你是出色的;我有長處,我也是出色的。你有優點,你可能是一只上等的香蕉;我有長處,我可以做一只上等的桔子。不要一葉障目,因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對自己整個人失去信心。(2)當你與別人不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時不要跟別人比,只能越比越失落,要和自己昨天比,哪怕進步一丁點也是成功。(3)如果是因為某些不易改變的因素而自卑,比如個矮、長得丑、家里貧困,而應集中努力于其他方面彌補。(4)任何一種思想只要不斷地重復,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影響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行為。如,總是重復“這件事做不了”,就永遠做不了。應該多重復這種潛意識“只要我盡力而為了,則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能行!”
因為自信,所以相信自己能成功;因為自信,所以努力奔向成功。教師要幫助學生做一名優秀的揚帆者,揚起自信的風帆!
參考文獻:
石會玲.幫后進生揚起自信的風帆[J].學苑教育,2011(02).
作者簡介:李曉靜,女,1972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研究方向:學生教育。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