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對科學領域的學習能激發幼兒的探索和認識興趣,能幫助幼兒體驗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幼兒初步的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終身受益。
關鍵詞:科學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科學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層面。在幼兒階段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引導幼兒對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進行探索,有助于幼兒更好地認識和解析世界,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教育的成功與否有賴于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育資源的科學開發是利用的前提,教育資源的科學利用是開發的目的。所以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就迫切地擺在了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日程之上。
我園科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主要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幼兒園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家庭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社區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現就談談我園的主要做法。
一、幼兒園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幼兒園環境中有科學教育里不可缺少的大量的非學科體系的知識和經驗,營造一個具有科學氛圍的教學環境,對幼兒的科學態度、科學知識、技能、科學方法、能力及科學行為習慣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園科技教育環境的合理創設,有利于幼兒在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通過學習、探索來逐步積累生活經驗,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良好的環境能為幼兒提供大量的學習材料和機會,幼兒能得到充分的感官體驗,獲得發展。現就談談我園在科學教育中的一些做法。
1.創建豐富、趣味性強的科學之舟探索發現室,開辟探索空間
我園的科學探索室具有以下的優點:利用方便、分類清晰、功能突出。科技探索室內設置了:科技音像閱覽區、科技作品展示區、科技實驗區、材料區。各個區域間相對獨立且便于組合,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工作流程圖、操作安全圖示規則、工具百寶箱,營造了濃厚的科技氛圍,幼兒在科技探索室里樂不思蜀,常常沉醉在科技活動的樂趣中。這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展。幼兒的科學素養也得到了提高,對生活中的科技也充滿了好奇和探究的熱情。
2.依托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網絡具有快速高效、資源豐富、操作簡便、搜索便捷的特點。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我園根據擁有校園網、多媒體、班班配備了電腦、DVD、實物投影儀的優勢,擴大科學教育在常規教學活動中的比重。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從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通過網絡了解最新的社會動態,使幼兒對活動產生向往。通過網絡下載內容及圖片,分類存放供幼兒參考,擴大幼兒的視野。而家庭中電腦的普及與運用,幼兒的能力不斷增強也可以通過網絡自己查找資料,擴展自己的科學知識,獲取信息,積累經驗。
3.因地制宜地設立科學活動角
科學教育不單單只是在科學探索室進行,還可以利用幼兒園的條件因地制宜地建設起有特色的科學角。為了創設一個有特色的科學活動角,我園的幼兒教師可謂是挖空心思的想出了與其他幼兒園有所不同的科學角。科學角的內容涵蓋了:水的壓力、氣球摩擦生電、神奇噴水壺、顏色的變化、彈力游戲等方面。在區域游戲時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對科學活動區的材料進行擺弄和探索,他們往往會玩出和老師們預設的游戲活動不一樣的玩法,例如,在教師預設的氣球摩擦生電游戲活動中,老師原本希望幼兒利用氣球相互摩擦產生靜電,感受產生靜電后吸紙片的有趣現象。但是幼兒卻用氣球套在可樂瓶上,通過捏、放可樂瓶感受氣體和壓強變化時,氣球大小的變化,玩得不亦樂乎!幼兒在這種良好科學環境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擴大了幼兒的視野,激發了幼兒對科學活動的向往。
4.創設科學圖書閱覽角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難以滿足幼兒對科學技術進展知識的渴求。而書籍是幼兒擴大知識面的重要源泉。為了更好地開展科學教育,不斷地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我園還為幼兒專門創設了科學圖書區,不斷地提高科學圖書的藏書量,并定時安排幼兒到圖書閱覽室里看科學圖書。科學類圖書的選擇也尤為重要,我們大致分為教師科學圖書、幼兒科學圖畫書。其中因為幼兒的理解能力及文字閱讀的能力較差,不能像成人一樣看文字去理解其中的意義。所以,在選擇幼兒科技圖書的時候最好為幼兒選擇以圖案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
二、家庭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家庭科技教育資源是學校科技教育資源的補充和擴展。家庭里存在著各種形式的能被幼兒所利用的科學資源,有效地利用這些家庭資源能為幼兒提供科學學習和探究的實踐機會。有效地利用家庭開展的教育活動可以使幼兒的探索活動在家庭中得以延伸和擴展,同時充分發揮家長的科學知識,增加親子互動的趣味性。
家庭科技教育資源的呈現方式主要有:家用電器、科技藏書、家長的科技技能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幼兒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用具、材料、圖書資料等開展相應的活動。同時家長可以利用自己的科學專業技能對孩子的科學活動做出指導,促使家長關心孩子的科學活動,和孩子一起參加科學小制作,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把科學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中。
例如,在科學活動月中,我園教師充分利用順德的地方特色——小家電的生產基地,開展了家電博覽會的主題活動。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家電是怎樣生產出來的,我們請在美的空調廠工作的家長,幫我們在廠里拍攝了空調及微波爐的生產過程。請一些家長中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幼兒園開展“爸爸媽媽走進課堂活動”,為幼兒上《家電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的科學課,使幼兒了解了家用電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并用第一代的家用電器和現在的家用電器的功能和外型進行比較,讓幼兒知道科技的力量,知道科技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這樣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增長了幼兒的見識,也激發了幼兒對家鄉的自豪感。
有效利用了家長自身的專長,加強了家園互動的效果,活躍了課堂的教學形式,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三、社區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幼兒的生活離不開一定的社區環境,社區是幼兒廣闊鍛煉的天地。社區中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充分地開發和利用社區的科學教育資源是實施科技教育的重要保證。社區的科學教育資源主要包括博物館、工廠、科研單位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社區中的科學教育資源有目的地組織幼兒參加社區中的科學實踐活動。
1.組織幼兒參加社區中的科普宣傳活動
社區中經常會開展一些科普宣傳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參與到科普宣傳活動的布置工作中,把自己在幼兒園制作的小作品帶到科普宣傳的現場,激發幼兒參與科普活動的自豪感。同時也可以增長幼兒的科學知識,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更可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真正體驗到參加科學活動的樂趣。
2.共建科學教育場所
由于我園地處五沙科技工業園,有許多順德的龍騰企業,給我們提供了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場所的便利條件,我園經常利用這些便利條件,和這些科研單位聯系,定時聘請科研人員到學校擔任科技活動的指導教師,開展科技知識講座,指導幼兒的小發明、小創造,營造濃厚的科學氛圍。帶領幼兒參觀企業,增加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營造濃厚的科學教育氛圍,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自豪感!
以上是我園在科學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些做法。科學教育資源的開發切實關系到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成功與否,正確、合理、有效地利用園內有限的教育資源做好科技教育,必定能使我們的科學教育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4.
[2]黃娟娟.玩中起步,玩中成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7.
[3]朱家雄.游戲與教學,孰輕孰重:玩與教的兩難[J].幼兒教育,2014(03).
[4]史峰.創造力從哪里來[J].山東教育,2014(Z3).
[5]彭兵.對幼兒園家長走進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幼兒教育導讀,2014(04).
作者簡介:羅翠蓮,女,大專,就職于佛山市順德大良街道五沙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