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講述先天智力障礙學生葉子的成長經歷,說明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比學習成績重要,教師只有真心關愛、熱切期盼并多鼓勵、多看到他們的長處與優點,才能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關愛;長處與優點;健康成長
每一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都會遇到許多具有獨特性的學生,葉子(化名)就是我在二十幾年班主任工作中所遇到的較為特殊的一位學生,她的學習表現、成長經歷與人生軌跡,都讓我深深地思考。
葉子是在三年級第一學期轉到我們班的。她個子要比其他同學高出半頭,座位就只能安排到最后一排。葉子臉上總是帶著羞澀,不敢直視老師的眼睛,不敢大聲回答提出的問題。三年級第一學期結束時,她的成績非常不理想,數學、語文均不及格。在家訪中,我得知葉子的父母是從陜北來石嘴山打工的農民,父母在市場打餅子為生,生意做得不錯。我想從山區轉來的孩子,一時不適應跟不上也是有的,可能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但事與愿違,我發現她每次聽寫生字幾乎沒有幾個對的,即使照著書寫也是缺點少橫。有時猛一看是對的,仔細看卻缺胳膊少腿。作文更是一塌糊涂,滿篇作文沒有一句通順的句子。這樣,越到后來,葉子的各科成績越差,我們班的平均分被葉子一人拉下去不少。
我又氣又急,每天下午都把葉子留下補課,并積極與家長商量對策,家長也十分配合,在家里請了輔導老師。同時,葉子也非常聽話,你讓讀課文我就結結巴巴地跟你讀,你讓寫幾遍生字我就寫幾遍,絕不偷懶??墒俏以浇o她補課,發現的問題越多:葉子不但生字沒有掌握,就連拼音都不會,學過的課文大都讀不下來。這時,我認識到這已經不是補課的問題,而是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在我的一再詢問下,家長也說出了實情。葉子確實在五歲的時候得過腦膜炎,雖然病是治好了,但是記憶力非常差,特別是文字、數字等一些抽象的東西更是記不住。
有一天聽寫生字,葉子痛苦的樣子深深地觸動了我。她緊縮著眉頭,咬著嘴唇,看著周圍同學輕松地書寫,她更加著急,用手使勁揪頭發。像葉子這樣的孩子,她的確不是不想學習,而是這些抽象的文字、數字、公式她確實是學不會。如果是打掃衛生,幫班里修理桌椅,幫父母干家務活,甚至是做飯,她都做得有模有樣。這樣的孩子我們還能用其他孩子那樣的考試方法來評價他們嗎?老師的課后輔導、家長請的輔導老師補課對她有用嗎?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對葉子的教育,我不能再過分關注葉子的學習成績了,家長、老師對葉子成績的關注只會給葉子在成長的路上增加痛苦和自卑,畢竟我們的教材是針對大多數智力沒有問題的孩子編寫的,對葉子這樣智力有缺陷的孩子的確是太難了。
這樣的思考使我釋然,也不再因為葉子拉低了我們班的平均成績而懊惱。隨后,我讓葉子擔任了班里的衛生委員。在葉子的積極帶動下,班里的教室衛生、環境區的衛生都打掃得干干凈凈,一些不愛勞動的學生也逐漸變得愛勞動了。葉子也在同學們中的威信一天天高起來了,臉上常常掛著燦爛的笑容,看我的眼神也充滿了自信。從葉子的轉變中我認識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像葉子這樣的孩子考高中、考大學這條路肯定是走不通的,我們就不能在學習科學知識這一條路上跟孩子較勁,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會得不償失的。雖然這樣的孩子考不上學,但他可以學會烤餅子、學會修車子、學會做廚子等,也一樣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勞動者。如果人人都當設計師,誰去當建筑工人?如果人人都去當將軍,誰去當士兵?教育就是陪伴、引導孩子健康成長。難道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比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還重要嗎?于是,我和葉子的父母約談了一次,說出了我的真實想法。初中畢業后,葉子就被父母送到了職業中學學習廚師。
一年后的教師節,我在校門口被一群孩子圍住了,那是我的學生回母校來看我了,其中就有葉子。在交談中,我得知她烹飪技術掌握了不少,現正在一家飯店實習。這家飯店有意讓她留下,她也愿意。聽到她的人生規劃、看到她充滿自信的樣子,讓我覺得我的想法、做法是正確的,我用自己的教育信念、人生閱歷,促進了葉子的健康成長。同時,葉子的健康成長,也帶給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教師要樹立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
教育有兩大功能,一是成人,二是成才。對每一個學生,教育者都要促使他們既成人,又成才。但由于個體差異特別是先天差異的客觀存在,一些像葉子這樣智力有缺陷的學生,我們常常會碰到。對這些智力缺陷學生,教師與學校就不能太功利化,把平均分、及格率、升學率看得過重,忽視這些孩子的個體差異,忽視這些孩子的健康發展。譬如,為了提高班里的成績,許多教師熱衷于給學習成績差的孩子補課,占用美術課、音樂課、活動課等課。一些家長反映這些孩子課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語文教師、數學教師全都在盯著他們補課,回到家里遇到認真的父母也會接著請輔導教師補課,使得孩子疲憊不堪,苦不堪言。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們該怎樣對待?我認為,首先要確保他們健康成長。
二、教師要具有真心尊重、平等相待的教育行為
因先天因素造成成績不好的如葉子一樣的學生,常常在學校會受到同學的歧視與教師的嫌棄,在家里有時也會遭到父母的訓斥甚至懲罰,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愛,感情上也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教師要消除這種隔閡和對立,就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與他們建立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依賴的親密真摯的情感關系。因為只有教師熱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勵,才能促使他們戰勝自卑、增強信心,走向未來,走向成功。
三、教師要掌握多表揚鼓勵、少批評貶抑的教育技巧
如葉子一樣的學生,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往往是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如教師對他們的評價是積極肯定的,他們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對取得成功的自信也強一些;反之,則會對這些學生不甚堅強的內心造成更大的創傷,使他們內心微弱的奮斗之火逐漸熄滅,徹底喪失信心與奮斗的動力。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理念與法律規定都告訴我們,學校與教師不能簡單地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優或差來界定學生的好與壞,在評價學生時應該辯證、綜合地考慮。科學的方法是,應該把學習成績只作為一個重要參考,而把智力、情感、態度以及自信、樂觀、向上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其中,形成一個“復合”的評價標準。否則,小學教育就只是“教”而沒“育”了,如葉子一樣的學生也就難有發展提高了。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巖石,無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壯無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無論其清濁,所以大海浩瀚無邊;教師用真情收容每一個學生,無論其優劣,所以我們才桃李滿園。因此,讓我們包容每一位學生,用心關注他們、促進他們成長,這是每一個教師都應為之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程善峰.破解“差生”成長的錯位困局[J].江蘇教育,2010(02).
[2]鄭伍.關愛差生,促進成長[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1).
[3]謝琳.丹“心”育人善待差生[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08).
[4]賈永元.學校教育能為“差生”做些什么[J].學周刊,2013(05).
作者簡介:張建玲,女,1969年出生,就職學校: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錦林小學,職稱:小學高級教師,長期擔任班主任,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