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教育學家對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是,初中生閱讀應當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應當注重閱讀的情感體驗以及應當學會利用多種閱讀方法。
關鍵詞:農村教育;閱讀名著;素養
一、現階段名著閱讀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學校、教師和家長不夠重視
目前在我國農村,名著閱讀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猶如帶著鐐銬的舞蹈。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學校、教師和家長往往都會因為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等,而只注重對學生的應試教育。
2.學生自身不夠重視
對于很多農村的初中生而言,他們并不太喜歡閱讀具有深邃含義和現實意義的經典名著與文學作品,而更喜歡閱讀現代流行的許多快餐書籍,比如小說和漫畫等。經典文學名著因為其自身特性,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風格、人物特色和時代特點等,與農村初中生所生活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和人文風貌等都有著較大的差距,再加上大多數初中生因為年齡所限,生活經驗缺乏以及思維模式有所限制,尤其是農村初中生更是對世界各地多彩文化的見識體驗少,因而導致他們會對經典名著的閱讀理解感到難度很大,也就不愿意深讀和深究。
3.教師教學方法的落后
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很多在名著閱讀這方面的教學方法都較為落后,其主要表現在:留給學生閱讀的時間較少、講解方式自說自話、太過灌輸給學生自己的主觀閱讀體會與感悟、以名著總結資料代替名著讓學生進行閱讀等,這些落后且過于形式化的教學方式都不利于學生的名著閱讀與思考,更何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名著來提升語文素養的措施
1.改變思想
若想改變現狀,解決以上問題,讓農村初中的學生真正可以通過閱讀名著來提升其語文素養,首先就要從思想入手,也即是學校、教師和家長都要認識到培養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重要性。其次從實際情況上來看,我國近年來中考語文的名著閱讀題所涉獵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僅依靠課本中的名著節選課文已經無法完成試卷上的閱讀題目,所以這更需要加強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和范圍,從而使學生真正學好語文這門課程。
2.制訂措施
制訂一套完整完善且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對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名著閱讀方面來說意義重大。制訂這項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讓農村初中的學生真正開始開展閱讀名著的活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名著閱讀活動進行引導,而并非只單純對名著的內容進行講述與解讀。教師將傳統的名著講述與解讀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對名著做出簡要介紹后,激發起學生對名著的興趣,繼而主動開展閱讀,是一項非常好的名著閱讀引導措施。當然,這一引導措施若想真正發揮出其效果,還需要做到常態化,也就是要促進學生閱讀名著的堅持性,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名著閱讀習慣;學校或班級內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名著閱讀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經典名著的同時,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個人所長,并通過一定的比賽競爭來提高學生對閱讀名著的熱情,繼而更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
3.指導方法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時,要充分令學生把“讀”與“寫”兩者相結合,以求讓學生真真正正地讀出實實在在的效果。其具體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幾點:讓學生制作名著簡介卡片,摘錄名著的作品名、作者、作者國籍以及主人公的相關信息等,以便記憶;讓學生進行名著故事梗概寫作,比如結合名著的序言與后記等寫一則幾百字的內容簡介,以增強學生對名著全書的整體印象;讓學生摘抄名著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寫名著片段簡評,比如根據所摘抄下來的精彩片段進行分析與簡評,以便學生及時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寫名著全篇的讀后感,使其真正體會到名著帶給自己的人生啟示與文學熏陶。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工作尤其是農村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導農村初中生進行經典名著閱讀,從而提升其語文素養,很多教育教學專家和工作者都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總結出了重要理論。然而,若想真正做好這項工作,使農村初中的學生真正閱讀好名著、學好語文這門課程,還需要更多的農村教師們在實踐中進行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葉素萍.名著伴你健康成長:農村初中學生課外讀物閱讀現狀調查與思考[J].科技信息,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