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政治是我國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不僅僅對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起著關鍵作用,而且還對于學生樹立自己獨立價值觀意義重大。初中政治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但在實際的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到教師教學水平以及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旨在研究初中政治教學問題,為初中政治老師在教學方面提供思路。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策略
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是學校教學的核心與關鍵。課堂教學有效性指的是老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主動學習,激發興趣
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來講,興趣無疑是最大的推動力。老師對于政治教學興趣提升了,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具有政治學習興趣,則會提高政治學習效率。政治不同于其他科目,一般來講政治教學都比較枯燥,味同嚼蠟,尤其是受到傳統教學體制和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很難理解到政治教學的目的與意義。因此,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教學手段上來講,老師需要進一步增加對于歷史、文學以及時事政治的結合,充分利用歷史、文學以及時事政治事件與觀點,對初中政治進行滲透,從而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興趣。最后,最為關鍵的是,老師需要讓學生保持獨立的思想,學會獨立思考,對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
二、創設情境,設置問題
情境教學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方法,通過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理解力。教師的責任是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情境創設,將學生的知識學習與興趣愛好相結合,使得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進一步激發。情境創設屬于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在情境創設的同時,進行問題的設置,問題需要進一步貼近學生實際,最好是具有啟發性,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誘導,使得學生的政治思維貼近知識點,從而將學生政治思維與政治知識體系相結合,形成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對于設置的問題,無論是老師提出的問題還是學生遇到的問題,都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究,使得學生形成一種獨立的思維,對于學生進行引導,尤其是對于一些存在著差異的問題,需要進行小組討論,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鼓勵表達,促進交流
政治教學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教學,它對于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在實際的政治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重視與學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在政治學習與教學過程中,學生肯定都會產生一定的思想,都有著一定的見解和疑惑,對于這些見解和疑惑,老師需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解惑,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得學生得到成長,進而形成新的思想與知識的火花。另一方面,初中政治課堂應著力建立新型的師生合作關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四、結合實踐,自主探究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初中政治也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政治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論學習,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從而在實踐中對初中政治進行深入探究,最終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觀念。培養學生獲取政治知識的動力,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老師需要鼓勵學生運用政治理論,對政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形成自己獨立的研究技能。在新課程背景下,政治教師可嘗試選擇性地跳出教材模塊,從貼近生活、講求實用的角度來為學生創建新的理論體系,為學生展示更深更廣的知識層面,使學生得到基于課本而又超出課本的思想理念。
綜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在學生初中階段的思想形成、品德養成的重要時期,引導和幫助他們初步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念。提升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要把學生作為主體,從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出發,運用游戲、演講等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通過把實際生活融入初中政治教學,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完善政治教學的教育機制,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各種能力。
參考文獻:
江萬生.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與開放,2011
作者簡介:林美菊,女,1977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福建省漳州立人學校初中部,研究方向: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