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形勢的向前推進,對初中教育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高效的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學習能力。因此,建立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體系,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育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目前,我國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講求教學的靈活性。初中數學作為一門至關重要的必修課,對于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心智的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課堂作為教育的基礎,是開展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更是學生獲取文化知識的第一途徑。因此,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主,滿堂灌”的形式,這種形式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被動的接受,而不去引導學生主動自主地去學習,不僅教學效率低而且不利于學生好習慣的養成和身心健康的發展。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種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初中數學題的題目千變萬化,形式千奇百怪,假如單純地按照所學的知識死記硬套,不僅達不到課堂教學的真正目標,而且還會桎梏了學生思維,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目前,隨著數學高效課堂這一概念的提出,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斷地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并時刻注意學生的發展,做好課堂教學分析,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切實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自主解決所遇到問題的能力,并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巧設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充分地說明興趣的重要性。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要保證數學課堂教育的質量,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其自主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的數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執行者和策劃者,在課下備課的過程中,要多設想出一些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如應用多媒體技術等,通過其來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教學情景的創設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將所學知識導入情景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
三、成立學習小組,加強交流合作
新課程改革對于新時代學生的要求中,明確提出了要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生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大家對于現階段學生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展開討論和研究,對于存在疑難的問題,大家激烈的爭論,在學生相互爭論的過程中,使問題得以解決,知識得以切實的掌握。學生經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后,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還會培養其合作精神。然而,在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按照每個學生的智力、能力情況分配合理的任務。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習小組的作用,在開始合作能力培養前,要保證每個小組均明確了本次的學習任務及目的,然后要其搞清楚該學習的過程,切實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認真地參與到合作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來,最后在老師的組織下,開始合作能力的培養,并時刻注意每個學習小組的交流情況,確保合作交流的有序進行。
總之,學無定論,教無定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一個長期學習、改進、完善的過程。構建一個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體系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通過教師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經過合理的布局和安排后,再加上學生的積極配合,定會打造出一個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黃江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高效課堂,2012(2):88-89.
作者簡介:劉煒,男,1981年11月出生,就職于陜西省咸陽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