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西從2012年秋季期進入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中數學教學出現了新的特點,如何更好地布置高中數學作業呢?研究了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特征,探討了新課程高中數學作業的方法,提出了新課程下作業設計的原則和方法,提高了作業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傳統作業;設計原則;科學性;有效性;合作交流
作業布置是學生掌握當堂知識和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培養創新能力的手段。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只重視培養學生有效識記的能力,學生陷入了數學題海的戰役中。學生寫作業表現出抄襲的現象,教師忙于批改作業,沒有時間備課,造成高負荷、低效率的狀況。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創造性教育,因此有必要優化作業的設計。
一、調整數學作業結構
與傳統作業比較,如今的作業設置了一些更有益于學生去探索、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開放式作業。首先,要明確作業的功能:第一是檢查和鞏固功能,檢查和鞏固學生掌握的課本知識;第二是深化和提升功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第三是體驗和發展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側重實踐和應用創新能力。不管哪一種功能,都要求老師認真精心備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論是傳統型還是合作型作業,它們的目的是有共同性,只不過傳統型作業單調,而合作型作業靈活多樣,合作型作業除了具備鞏固和檢查功能外,更多地體現深化、提高、發展的重要特征。本人的具體做法是:
1.自選作業法
在每節課后提供一定量的作業,對學生有一個最低要求,讓基礎不同的學生去選擇,使學生寫作業有一個愉悅的心情,而不是大家忙著去完成大量的習題。
2.分層矯正作業法
把作業難度設計成不同層次,布置給學生訓練,基礎差的學生在完成相應層次的作業后也可以做高層次的題目,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做題的自信心。
二、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原則
新課程下作業的作用是除了鞏固知識外,還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師應講究作業的設計藝術。筆者設計作業時注意了以下幾方面原則:
1.數學作業布置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教師在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中,要分專題來布置學生作業,從而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加強對某一數學知識點的牢固掌握,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的知識點來創新作業設計,從而使作業的內容涵蓋更多的知識點,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提升。我們在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中還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則,從而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同時,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科學性還要求教師設計的數學作業的內容要遵循典型性和針對性的原則,從而極大地提高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減輕學生負擔。
從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復習是理解和記憶的最好途徑,這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同樣適用。所以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不僅要保持一定的數量,而且要保持每天一定的練習量,才能真正發揮作業的作用,這和加強作業設計的科學性是不沖突的。同時,教師在作業的時間設計上也要加強科學性和系統性。首先,在結束一個階段的教學后,教師要布置系統的作業,同時每天也要留定量的有針對性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才是最有效的。其次,做作業的時間不一定非要在課后,課堂上我們也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定的作業,比如定期進行當堂小測驗等,這樣設計作業,可以取得很高的效果。最后,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定期對自己的作業情況進行反思。比如,很多教師都會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以往做錯的題、自己沒掌握好的知識點等都記在上面,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弱點有一個系統的總結。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普遍易錯的題目類型,為他們布置相應的作業,從而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總之,我們的高中數學作業要在內容、形式、時間等各個方面加強科學性和靈活性,只要這樣,才能提高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水平。
在一個班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有必要實施因材施教。作業設計也一樣,教師可以把一個班的學生根據學情不同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布置難度不同的題目,但也不能降低標準,要使學生跳一跳也能夠得到,布置適量難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做。
2.通過作業批改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發揮作業的激勵作用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一項日常工作,它是需要知識與能力融為一體的工作。全收全改是大多數教師采用的方法,它有利也有弊,它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進而讓教師有針對性地教學,作業發下后全體學生感到被認可,但卻要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影響教師對下一節課的備課和對學生的輔導,同時教師很難做到精改。因此要大膽改革這種做法,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1)隨堂提問法。對作業的答案簡單的當堂提問學生完成,把學生回答的思維過程展現在全體學生面前,教師進而評價,起到以一當十的效果。在隨堂提問中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方面,消除消極方面。
(2)小組批改作業法。把學生隨機分成幾個小組,成績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布置作業由各小組完成,各小組整合出最佳結果,在班上匯報,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符合新課標理念。
(3)隨機抽查法。當學到重要的一些知識點或內容較多時,留給學生的作業要適當增加,這時,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抽查,抽查個別學生的作業,或從作業抽出部分題目進行面批。課余時間的面批,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總之,新課程下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是一門藝術,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實踐,研究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方法,為培養出更多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光會.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數學作業的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齊俊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布置的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田林.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作業有效設計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
[4]唐孝菊.新課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個人簡介:倪祖育,1966年出生,男,漢族,工作單位:廣西興業縣高級中學,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