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失去良好師幼互動關系,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也成為不切實際的空談。以構建新型師幼互動關系為基點,淺談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新方向。
關鍵詞:構建;新型師幼關系;幼兒;社會性發展
一、引言
幼兒社會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未來成長和發育,是現代幼兒教育中的難點和重點。傳統的師幼互動關系相對落后,沒有充分發揮幼師對幼兒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在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方面存在欠缺。
基于此,通過淺談構建新型師幼互動關系,以期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希望能夠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
二、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經研究發現,大部分幼師在幼兒教育中都秉承著傳統的教育觀念,其集中體現為兩點,過于重視對課堂紀律的約束和過于在意對師者威嚴形象的塑造。
在這種背景下,幼師在課堂教育中對幼兒的言行舉止有嚴格的控制和約束,不允許幼兒亂動亂說話,以求保證課堂紀律。同時,在與幼兒交流互動中,幼師的態度較為死板,表現的不夠親近,通常是為了營造一種威嚴,以此保證自己對幼兒的威懾力。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雖然從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課堂教學的紀律,保證了教學質量。但在死板的教學觀念下,幼師與幼兒的互動關系受到極大影響,讓幼兒無法在幼師面前表現自己天真的態度和言行,阻礙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因此,幼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也就是要使幼師的身份轉變地位調低,使自己成為幼兒可以信賴的朋友。簡單地說,幼師應該鼓勵幼兒與自己進行互動,并且通過一定的手段增加自己與幼兒互動交流的機會。
同時,幼師應該對課堂教學的方法和觀念進行改變。在課堂教學中,幼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開對幼兒巨大的束縛,盡量使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和諧與輕松,要讓幼兒能夠在課堂中更加好活潑,而不是始終壓抑在緊張嚴肅的氣氛下。
三、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標準已經明確地指出要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點在幼兒教育中同樣適用,并且能夠有效地促進新型師幼互動關系的發展。
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幼師往往是以教案為基準、以教學內容為導向,但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幼兒的主體作用,只是一味地追求完成教學任務,對幼兒進行灌輸式的教育。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幼師才對課堂教學的紀律有嚴格的要求,對幼兒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約束。
因此,幼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要引導幼兒進行更多的自主學習,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到教學安排和設計中。例如,幼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游戲活動環節,結合幼兒的意見和意愿來制訂游戲活動。在此過程中,幼師與幼兒的互動交流達到一定的程度,能夠吸取幼兒的意見,也能夠讓幼師更能理解和掌握幼兒的所需所想,這就能幫助幼師與幼兒構建更好的互動關系。
四、幼師的態度是師幼互動關系發展的關鍵
最后,幼師的態度是推動師幼互動關系發展的關鍵性力量。幼師對幼兒的態度應該始終是親切和親近的,這樣可以降低幼兒對幼師的抵觸,增加幼兒對幼師的信任感和親近度,讓幼兒更愿意與幼師互動交流。
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幼兒希望老師在教學中能夠多笑。這個簡單的愿望集中體現出幼兒對幼師親近態度的迫切希望。因此,幼師應該始終與幼兒保持親近,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緒和態度帶到教學中,才能構建新型的互動關系。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構建新型師幼互動關系是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新方向,同時也是幼師發展的必然趨勢。幼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同時注意自己的態度,才能夠讓幼兒感覺更加親近和信賴,最終達到推動師幼互動關系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張麗萍.構建新型師幼關系 促進師幼共同發展[J].甘肅教育,2011(10).
作者簡介:蘇樺,女,1985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竹園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社會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