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營建教學環境,注重教學過程,探索高效教法和學法,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探索總結有效教法和學法,提高教學業績。
關鍵詞:營造氛圍;夯實過程;探究學法
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科可謂是一個有趣的學科,這個有趣不光體現在它的內容,更多的還是它的地位。就如何進行初中歷史教學進行淺析,愿能拋磚引玉,共同提高。
一、要做好教學環境的營建
歷史學科在初中學校尤其是農村初中的處境真的比較尷尬,簡直是處處受氣:有教師都認為它分數少內容簡單不值一學,尤其是開卷考試,課都用不著上,考試直接翻書就是了!學生的感覺是感興趣的不考,考的都是些枯燥無味的東西,分數又少,積極性總不高。
二、夯實過程,探索有效教法和學法,推進歷史教學
1.要讓學生養成看書的習慣
歷史號稱百科之父,是文科最大的綜合,其知識真的是包羅萬象,信息點又特別散,因為時間原因,許多時候我們可能都顧不上讓學生看書,但是確實又必須要讓他們看,因此,可以在這些地方切入看書點:每一課前的簡單預習看書,課堂上講析前看書,新課講解結束時看書,學習勞累時的調節性看書等。
2.要堅持講好歷史課
歷史課需要講,并且要講好,這對歷史老師也很有挑戰。
3.要特別注意學生歷史學法指導
歷史學習幾乎是完全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上的,正是因為其記憶量大,所要記憶的往往又是比較枯燥的名詞、短語,對記憶的要求才會特別挑剔,歷史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以法治學。
在多年的歷史教學中,筆者總結了一些方法:
(1)數軸法
借用數學數軸,精煉概括,對應性極強的內容一目了然:
如上圖所示,教學或學習時把相關要素在數軸上作對應整理,運用時把圖表翻譯成語言:1640年議會重開革命開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內戰;1649年1月查理一世上斷頭臺;1649年5月19日英國宣布成為共和國;1653年克倫威爾“護國”獨裁;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1688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限制王權;1701年《王位繼承法》結束議會與國王的暴力斗爭。
(2)要素法
借用語文學科記敘要素知識,對歷史事件等進行簡要概述,有助于實現迅速記憶:如,記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歷史意義: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對封建專制勢力的)勝利,是(議會對國王的)勝利。(議會勝利的)結果是(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這是英國革命對歐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響;(同時它也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用“是勝利、是勝利、結果是、開辟道路、加速到來”五個短語概括,記住有五點:“是是結開加”五個字串頭,層層實現記憶。
(3)基本知識點串聯法
把需要關注的歷史知識基本點進行濃縮,把必須掌握的關鍵處預留空白,達到能夠通讀滿紙空白,每一個空白處該是什么內容都了然于胸,也就完成了基本的記憶任務。
仍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文為例,主要注視點濃縮成:
以來英國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出現 和 , 王朝國王鼓吹“君權神授”, 年 月國王 重開議會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年國王 挑起內戰,議會軍在 指揮下在兩次內戰中打敗王黨軍隊, 年 月國王 上斷頭臺, 年 月 日英國宣布成為共和國, 掌握共和國一切權利并于 年就任 ,護國政府垮臺 將軍控制政權引導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反攻倒算,繼位的 又竭力恢復天主教勢力,議會各黨派在 年發動政變(光榮革命)迎立其女兒 和女婿 共同執政。 年議會通過《 》(核心是 )奠定了英國的 制政體, 年議會通過《 》最終結束國王與議會間的暴力沖突。革命歷史意義見第89頁。
其他如比較法、諧音法等,不一而足,無須贅述。
三、注意歷史學科的問題與解答
1.如何處理思考性要求比較強的問答題
要讓學生先明確自己的答題思路,再形成文字。然后再對照答案查找不足。注意培養學生堅持,逐漸養成這樣的思考習慣習慣。
2.怎樣解答歷史學科的材料解析題和分析題等開放性較強的試題
(1)仔細審題,讀懂題意
(2)圍繞問題,尋找知識的落腳點
(3)注重發散思維,全方位解答
(4)注意思路清楚,力求完美
3.要讓學生始終注意堅持歷史學習的根本方法
扎實的基礎知識+閱讀分析理解能力+準確的表達。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簡介:左都勇,男,1970年12月出生,本科,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建中鄉初級中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