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農村學校體育器材不能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這一實際,體育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收集生活廢棄物,為體育教學服務。教師根據生活經驗和教學項目特點,從學校實際出發,師生合作創新,自制體育器材,創編體育游戲,優化體育教學,努力創建學校體育教學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體育器材;開發;利用
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農村學校,大多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常規體育器材,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面對這一現狀,體育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收集生活廢棄物,為體育教學服務。例如,化肥袋、舊車輛內外胎、棍棒、飲料瓶、舊報紙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好東西。這些解決了體育器材短缺的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和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一、鄉土體育器材的開發和利用
(一)化肥袋?;蚀谌粘I钪惺撬究找姂T的一種生活物品,大小不同、顏色各異,收集整理后,是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體育器材,經濟適用、方便安全,在體育教學中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1.田徑教學中的運用
(1)跨欄跑:學生分兩排面對面全蹲,兩人扶一袋,將化肥袋沿縱軸對折豎立或橫向豎立組成“欄架”,每個“欄架”相距10米左右。教師發令后,排頭的兩名同學一個向后練習跨欄跑,另一個持化肥袋快速從小組外側跑到排尾與跨欄同學重新搭好“欄架”后,第二組同學再出發,依次進行。
(2)跳躍:把學生分兩排面對面全蹲,兩人執一袋,將化肥袋橫向平鋪或沿縱軸對折橫向豎立,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單腳或雙腳跳躍練習[基本方法同(1)]。
2.游戲教學中的運用
(1)拔河:讓學生沿袋子的縱軸的方向將袋子卷成繩狀,可進行一對一單人拔河,也可將卷好的袋子對折交叉拉緊,增加安全性,并根據袋子長短增加人數進行多人拔河比賽。
(2)袋鼠跳:每人一個大小合適的袋子,讓學生把雙腳裝入其中,雙手抓住袋口,按照游戲規則進行迎面或往返袋鼠跳接力游戲。
(二)膠圈。膠圈是利用各種車內外胎,經過簡單加工整理而成的一種安全、實用、多功能的體育器材,具有投資少、使用周期長、學生參與廣等優點,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1.奔跑類游戲中的運用
(1)滾圈接力賽: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組,各組排頭的同學持一膠圈站在起跑線后。發令后,用手推動膠圈向前滾動,控制好方向,返回后交下一位同學,依次進行,以速度快、失誤少的組為勝。
(2)叫號搶位:讓學生報數后分成人數相等的6~8組站(或蹲)在直徑約7米左右的圓上,在圓內放置比組數少一個的膠圈。叫號后,被叫到號的同學沿逆時針方向繞圈跑一圈后進圈搶位,搶到膠圈位者為勝,未搶到位者為敗。
2.跳躍類游戲中的運用
(1)單雙腳跳圈接力:將膠圈平放在地面上排列成行,根據學生水平適當調節間距,讓學生按要求單腳或雙腳跳躍進行接力比賽。
(2)移圈過河: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組,相距15米,成迎面接力隊形站立,各組排頭手持兩只膠圈。發令后,各組排頭先把一只膠圈拋在自己前面的地面上,跳進后把另一只再向前拋,繼續向前跳,跳進前圈后再把后圈向前移,如此反復,以先完成的小組為勝。
二、利用鄉土體育器材進行教學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精心備課,準備充分
課前一定要做好搜集、整理、制作與活動安排等準備工作,以便課堂中靈活自如地開展教學。
2.精心組織,注意安全
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學生嚴格遵守游戲規則,增強安全意識;同時要注意器材使用安全,消除安全隱患。如該用軟邊自行車外胎時,一定要用軟邊的,嚴禁鋼絲斷裂的膠圈進入課堂。
3.精心整理,講究衛生
活動結束后要將器材精心整理送回器材室,把用壞的器材和廢棄物收集清理干凈,以免污染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左永慧.農村中學自制體育器材的五個原則[J].中國學校體育,2009(04).
作者簡介:馬秀梅,女,1976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甘肅省民勤縣蘇武鄉新河中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