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的學習有其重點和難點,因此,掌握一套好的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從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以及解題方法等幾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培養策略
一、嚴格要求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對于任何一門科目的學習都很重要,只有好好預習,對于下一節課的所學內容才能有一個初步了解,才能對教師的講解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掌握新學的知識點并加以運用。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一課時,要求學生課前對圓的概念有初步了解,對圓周率的由來有初步概念,并在上課時對學生預習成果進行抽查式提問。經過這樣預習之后,課堂進度會更快,學生的吸收效果會更好,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鞏固、練習,課堂的聽課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1.正確理解題意
要想做對一道題目,首先對于題目有正確的理解是關鍵。如果不能對題意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很可能導致方向性的錯誤,從而使得學生的解題思路陷入“南轅北轍”的尷尬境地,甚至進入錯誤的解題思路中,因此審題很重要。我經常要求學生在做題時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或關鍵字,只有不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才能避免學生掉到出題人設置的“陷阱”中。
2.靈活思考
對于同一道題目,不同的解題思路可能有不同的解題方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可能這種思維方式和解題思路不是最簡單的,但卻可能是最適合的。因此,我會鼓勵學生對題目進行靈活思考。嘗試不同的解題方法,并在這些方法中找到最適合自身的解題方法作為自己的“考試御用解題”方法,這樣才能在考場的緊張氛圍下,輕松地找到解題方法。
3.善于歸納
不管是練習題,還是小測試,或者是期中期末考,我都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卷面分析,了解到在卷面上出現的錯誤具體反映在哪些知識點上,自己的知識點分析出現了哪些漏洞和不足,自己進行反思學習,解決不了的問題來找教師幫助解決,這種舉一反三、不斷反思、歸納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自身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監督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及時鞏固
如果說預習是對新知識的探索,那么復習就是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運用,在這一點上,教師要不斷監督學生,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內容,“溫故而知新”,將“舊”知識熟練掌握才可以進一步學習。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我會在每節課下課之前給學生分發練習題,并在下一節課之前進行檢察評估。對于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主要錯誤進行及時糾正。對于全體出現的普遍錯誤,首先進行自身反思:是否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中出現了錯誤,然后就學生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詳細講解,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對于個體出現的嚴重錯誤,要與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出現的重點、難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生通過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從而取得不斷的進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正確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斷探索新的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和創新的培養模式,只有這樣,初中數學教育之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參考文獻:
楊發舉.淺談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4).
作者簡介:帥宗亮,男,1980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貴州省遵義縣芝麻鎮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