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完形填空是英語考試中難度較大、占的分值較大的題型,完形填空中的短文是支離破碎的語言片段,正確的做法是先快速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大意。只要經過持之以恒的練習,必能使錯誤率降低,初步提高完形填空解題能力。
關鍵詞: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勤練
完形填空是英語試卷中客觀題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覺得難度較大且得分率低的一種綜合性題型。它全面考查的是學生的語法應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及判斷能力。簡單來講,完形填空是在一篇短文中人為地挖去若干單詞和短語,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并運用所學知識在限定時間內從所給出的選項中選出使文章的意思通順、結構完整、邏輯合理的最佳選項。從命題特點上看,完形填空遵循“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設想思路。體裁以記敘文為主,說明文和議論文為輔。短文有明確的主題,全文圍繞該主題展開,內容完整,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題材新穎時尚,將知識、文化、教育融為一體,符合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反映了現代科學帶來的新現象和新事物以及現代英語運用的特點。那么,如何解好這類題呢?我通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出解答完形填空的一些技巧。
一、瀏覽全文,抓住主旨
完形填空中的短文是支離破碎的語言片段,既不像閱讀理解中的短文那樣提供完整的信息,也不像單項選擇那樣只給出一兩個句子。如果操之過急,拿到文章后見空就填,就可能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快速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大意。完形填空首句一般不設空,首句往往開篇明義,為全文提供中心信息,這給我們快速掌握文章大意打開了突破口。此外,文章的尾句往往也暗含甚至明示文章大意。學生應抓住文章的首尾,重視首尾句的指示作用,據此開拓思路,充分發揮想象力,構想出文章的大致內容。另外,在第一遍快速通讀全文的過程中,跳過空格,不要陷在一空一格里,要盡量從語篇的角度即從一個大的中心去了解短文大意,閱讀時要抓住關鍵詞語,如文章六要素(who,when,where,what,how,result),并做適當標記,以利于形成思路。例如,這篇文章是關于哪一方面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人物傳記、社會故事還是天文地理、政治經濟?是趣味性的,還是知識性的?如此,大方向就不容易出錯,尤其在表達情感、是非、喜惡的選項中,所選擇的答案一定要符合文章的整體方向。
二、細訊全文,透析文意
通讀了解全文后就是實戰填空了。完形填空是在一個語篇中進行考查的,做題時不大可能一氣呵成。能做的先做,不能做的就暫時放棄,先易后難。短文中每個句子、每個空格都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前后文對照,連貫思索,從上下文中找到提示。有些題目設置巧妙,空格填入的四個選項在語法上都成立,線索要等到文章末尾、了解整個文意后才能得到解答,所以,做題時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文中的關鍵詞,學會read between lines,利用上下文尋找解題線索。
三、檢查驗證,理清頭腦
做完一篇完形填空后,應把空白處補全,然后再通讀一遍,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如果還是似懂非懂則需重新驗證答案,在仔細推敲后最終確定答案。當然,如果很難確定的話,最好保留最初的選擇,“尊重第一感覺”。
四、復核審查,切勿“一錘定音”,做好“善后”工作
考試時由于害怕時間不夠,學生往往任務觀點般地做完完形填空后就匆匆忙忙往下做閱讀理解。其實做完題目后的復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將選好的答案一一對號入座,把填好空的短文再次通讀一遍,檢查全文是否前后通暢,用詞是否恰當、是否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是否符合語法及英語表達習慣,對文章的線索脈絡及主旨寓意等再仔細回味一下。如果在復查過程中有個別選項猶豫不決、把握不定,不要輕易改動,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參考文獻:
鄭一立.淺談英語分級測試中完形填空題型的動詞選項問題[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
作者簡介:王寶蓮,女,1978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青海省大通縣第六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