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的難度增大,學生的興趣越來越低。如果教師只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去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學生產生畏懼情緒,帶來疲倦。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初中數學的難度增大,學生的興趣越來越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一、設計精彩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萬事開頭難”,開頭這一關把握得好,那就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快速進入狀態,對你的課堂充滿興趣。本人曾做過如下嘗試,在兩個同類班級講授同一課時內容,在一個班我用精彩的導入引出課題,學生一下就興趣高漲,整堂課氣氛活躍,收效甚佳。在另一個班我用平淡的語氣直接講授內容,整堂課氣氛壓抑,收效甚微。所以,好的導入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當然,導入新課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工夫。
二、營造愛的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把微笑帶進課堂,以教師良好的情緒去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態勢,為學生一節課的學習作好必要的心理鋪墊。嚴師出高徒,不是說教師就應該板起面孔,給學生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勢,這樣會造成學生的恐慌,有問題也不敢問。長此以往,面對數學難度的增大,學生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嚴應該是要求嚴,而不是態度嚴。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從而喜歡上你,因此而喜歡上你的課堂,你也會在學生的愛中愉快地完成自己的教學。當然,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漠不關心。
三、利用多樣化作業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精彩的課不僅要有好的開頭,更要有一個完美的結尾。作業是檢查課堂效果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師在重視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不可忽視培養學生學習態度方面的持久興趣,使學生的興趣得到鞏固和發展,進而轉化為自覺行為。因此,作業的合理布置顯得尤為重要,既要讓學習好的學生“吃得飽”,也要讓學習暫時滯后的學生“有飯吃”。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作業方式,因此,教師應重視“作業”環節的精心安排和作業形式的多樣化:(1)作業題型多樣化:有選擇題、填空題、研究題、一題多解題等多種題型交替使用;(2)作業方式多樣化:可口答、筆答、板演、討論,學生自己命題,自測、自評等多種方式。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設置和精心選編,盡量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由“厭學”變為“樂學”。
四、體驗成功,激發興趣
成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敢于在課堂回答問題是一種成功;會自己總結概括出數學概念,發現公式、定理的證明是成功;會寫復習小結是成功;能出一道數學題也是一種成功。此外,面對學生的點滴成功,教師要及時鼓勵與贊賞。讓學生從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雖然說教無定法,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文學榮.做智慧的教師: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應關注的55個問題[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易容春,女,1976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省宜春市第八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