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節(jié)初中作文課的教學中,教師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對學生進行了作文指導。怎樣審題是作文教學的關鍵,就如何審題、如何采用案例教學法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關鍵詞:作文;教學;啟發(fā)式
一、“踏花歸來馬蹄香”的妙用
《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故事,相信大部分語文教學工作者有所耳聞,若將其運用于教學上,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在相關刊物上看過這樣一個教學案例:
在一節(jié)初中作文課的教學中,教師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對學生進行了作文指導。這位教師在新課開始簡要地總結(jié)了上次習作的情況,將上次作文中同學們的寫作情況進行了總結(jié),肯定了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也提出了對學生的希望。之后教師提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出示作文題目《踏花歸來馬蹄香》。教師不再說話,給學生的思考留下了空白。待學生經(jīng)過一陣思考和沉思后,教師提出問題,這個題目的題眼是什么?為什么說馬蹄香?香自何來?學生議論紛紛,老師索性就讓學生自由議論起來。但是他們要清楚明白地表達出這個馬蹄香,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老師在這個時候給學生講述了《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故事。原來是古代的一次鄉(xiāng)試,考官也給考生出了這樣的題目,然后讓學生自己繪畫,將馬蹄香畫出來。各種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出了不一樣的圖畫,有人畫出了萬紫千紅的花園,在花園旁畫出了一批駿馬。考官不滿意,認為不切題。又有人畫一幅背景為鮮花盛開的場所,然后一匹馬上載著一個手拿鮮花的人,隨著馬步起伏著身體。考官還是不滿意,認為離題遠。當考官看到第三人的繪畫作品時,他不禁擊節(jié)叫好,這才是最好的作品,這幅畫才是充分地表現(xiàn)了踏花歸來馬蹄香的寓意。說到這里,老師故意賣了個關子,讓學生猜猜這個考生畫了什么?同學們議論紛紛,說法很多。但是依然沒人能猜出來到底畫了什么。老師揭謎底。原來這個考生畫了一匹馬,又在馬蹄子周圍畫了一群紛飛的蝴蝶。然后告訴學生,蝴蝶是追逐花開和花香的,用蝴蝶紛飛來預示馬蹄子下面的花香。這幅畫是不是妙不可言?
至此,這位教師的作文指導課圓滿結(jié)束了。他的課堂教學議題是“怎樣審題”,學生之所以會“驚叫起來”,是因為他妙用了《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故事,以至于收到了這樣好的效果。試問,我們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呢?筆者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
上述這位教師的作文指導課采取的是啟發(fā)式教學。教師不是直接給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進行積極的思考,給學生預留了思考的空間,進行了教學的留白藝術處理。學生自己通過理解這個題目后確定寫作思路,不怕學生不懂,不怕學生議論紛紛。只要學生能自己獨立思考,提出富有個性的見解,教師就給予高度評價。這種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理念。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意識,思辨的能力,思維的發(fā)散。這是作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學生有了說的欲望,就會有積極的行動表現(xiàn)。寫作的興趣和欲望就會激發(fā)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僧敲月下門”之遐思
“僧敲月下門”這句千古傳誦的經(jīng)典之作,與之相關的故事你我更是耳熟能詳了。借此我們不妨重溫一下:賈島進京赴考,一天在驢上作了這樣的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復思慮一直沒有確定下來,于是在驢上吟詠起來,并不斷地作手勢比劃著。走著走著,恰巧遇上了當時吏部任上的京兆尹大文學家韓愈。在韓愈面前,賈島如實將驢上作詩的經(jīng)過進行了詳細的陳述。韓愈騎在驢上停了好長時間,對賈島說:“用‘敲’字更好!”這就是典故“推敲”的由來。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讓我們再看幾例:
眾所周知,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綠”字是經(jīng)過作者5次修改才定奪下來的。據(jù)說,先用“到”,又改作“過”,再改作“入”,再改作“滿”,最后才選定了這個“綠”字。為此,不妨套用王國維《人間詞話》,對“綠”字作這樣的評價:著一“綠”字,而境界全出。一個“綠”字讓人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草木豐茂、蒼翠欲滴、生機勃發(fā)、律動著鮮活的生命力、如夢似幻、游者忘返的江南勝景,從中可窺見作者在推敲方面的良苦用心。
那么,若將這些例子與我們的作文教學聯(lián)系起來,能派上什么用途呢?我想,這些在詞語方面推敲的例子,都是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可滲透進去的。與其說一千遍道一萬遍教學生要怎么推敲詞語,還不如多舉些這樣的例子感染他們?yōu)槊睿M不是事半功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對于老師的教學工作而言是一件大事,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就見成效了。
參考文獻:
張霞平.踏花歸去馬蹄香[J].小學教學研究,2011(22).
作者簡介:王顯斌,男,1978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省遂川縣湯湖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